胡俊祥:能用焊槍“繡花”的高鐵“教頭”

        科技日報 2022-05-09 10:02:57

        【匠心追夢人】

        身穿灰色工裝、一絲不茍地對待手中的工作……在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長客),鐵路車輛電工、高級技師胡俊祥就這樣度過了自己25年的時光。

        25年前,本科畢業后胡俊祥來到了中車長客,成為一名鐵路車輛電工。從業以來,他先后總結出操作法30余項,形成技術成果130余項,以他名字命名的《胡俊祥客車電氣六步調試法》,已被納入企業軌道車輛電氣調試工藝規程,在電氣調試領域獲得廣泛應用。

        從“綠皮車”到“復興號”,胡俊祥參與了中國高鐵自主創新的全過程。

        “我的感受是,不斷自我超越的中國高鐵,對技能人才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胡俊祥說,“如今,一列高速動車組有幾萬根線束,它們猶如人的神經系統,‘支配’著高鐵的運行。在裝配、調試線束的過程中,不能出一絲一毫的差錯。”

        前不久,胡俊祥榮獲2022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練就“絕技”解決焊接難題

        21世紀初,我國開始研制時速250公里的“和諧號”動車組,而焊接傳輸列車數據的連接器芯體是當時的生產難題。該芯體內部的7個焊接金屬針分布在直徑僅為5毫米的圓環內,留給焊槍的空間比焊頭還要小,其操作難度堪比用焊槍“繡花”,一時無人能勝任。

        但胡俊祥卻主動承擔了此項攻關任務。憑借多年積累出來的“超密集環境電氣焊接”技術,胡俊祥練就了被工友稱為“微縮梅花烙”的操作絕活,經他焊接的芯體完美無瑕,成品率高達100%。這項絕技后來得到廣泛推廣,他也因此獲得公司首批“大工匠”的榮譽稱號。2012年,胡俊祥在國家級技能競賽中脫穎而出,榮獲“全國技術能手”稱號。

        此后,為解決老式校線設備精確度差等問題,胡俊祥結合多年工作經驗發明了聲光線路檢測儀,形成了自動化系統檢測方法,在各型鐵路車輛電氣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為提升高速動車組裝配的效率和質量,他帶領團隊成員研發出高速列車裝配階段性能檢定技術,實現了裝配性能動態檢定技術從無到有的跨越。

        2020年,胡俊祥主持了“超快速檢測高鐵動車組電纜破損點的系列方法研究”項目,形成了熒光檢測法、紅熱成像檢測法、超聲波檢測法等30余種應用于不同生產階段的電纜破損快速檢測方法,該項目獲得中國創新方法大賽全國總決賽一等獎。

        除此之外,他創造的“動車組司機室遮陽簾安裝定位調整裝置”“動車組車下大型設備吊裝大力矩值施加輔助裝置”等技術成果,先后獲得國家專利授權。如今,他已累計獲國家發明專利及實用新型專利授權11項,是名副其實的“工人發明家”。

        帶隊參加“世界技能奧林匹克”

        2018年,由胡俊祥領銜的工作室被評為國家技能大師工作室。作為該工作室的負責人,他帶頭編寫了“模塊化多技能柔性培訓技能叢書”等多部教材,并作為核心成員發明了高速動車組調試操作技能實訓裝置,為公司培養了120多名跨工種技能人才。

        同時,胡俊祥廣泛吸收社會各界創新資源,邀請國內外創新方法專家以及省內學科帶頭人,為工作室成員進行創新方法培訓和專利申請輔導。

        如今,胡俊祥又多了一重身份——高鐵“教頭”。

        世界技能大賽是當今全球影響力最大的職業技能競賽,代表了世界職業技能發展的最高水平,被譽為“世界技能奧林匹克”。將于2022年10月在上海舉行的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首次設置軌道車輛技術項目,內容覆蓋軌道車輛裝配制造、功能調試、運營維護、檢修保養等方向。

        作為該賽事軌道車輛技術項目中國專家組成員、國家隊教練組組長,胡俊祥與其他專家組成員一道根據比賽要求,制定了科學詳盡的培訓方案,包括對選手綜合能力素質、專業能力素質的全面提升計劃,下一步要通過科學、專業、高強度的集訓進一步提升中國參賽隊員的競爭力。

        “如今,中國的軌道交通裝備已走向世界,我國技能人才也一定能在世界舞臺上綻放光彩。”胡俊祥說。楊 侖

        關鍵詞: 國家隊教練組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