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熱頭條丨科技創新助推“大國重器”建設

        光明網 2022-07-05 05:41:47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核華興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進一步加大核電科技創新,加強先進技術和科技成果,以及新材料、先進設備及工機具的推廣應用,2022年將在在建的11臺核電機組、2臺常規島機組中大力推廣應用新技術333項,含建筑業十項新技術、信息平臺系統、智慧工地、BIM技術、模塊化施工技術、開頂法施工技術、自動焊技術、自動化生產技術、自動監測技術九大類,以及先進設備及工機具35項,支撐“大國重器”建設穩步推進。

        SC技術、鋼襯里底板整體吊裝技術、堆坑混凝土模塊吊裝技術在三代核電施工現場應用成熟。其中,SC19層吊裝就位標志著該機組SC全部結構的順利完成,完善了國內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建造技術體系,與單塊吊裝工藝相比,模塊吊裝節約工期330天,降低建造成本的同時,減少了高空組對焊接、模塊倒運帶來的質量和安全風險。鋼襯里底板整體吊裝技術、堆坑混凝土模塊吊裝技術改變了傳統工藝,實現了鋼襯里底板、堆坑混凝土模塊一次性整體吊裝就位,為推動“華龍一號”先進建造技術的應用和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三澳“華龍一號”1號機組鋼襯里模塊二順利完成吊裝

        測量工作從籌備開始就做好了創新規劃。在三澳“華龍一號”項目,基坑驗收引入三維激光掃描儀,對基坑斷面進行掃描,通過與BIM模型的比較,驗證基坑開挖的尺寸,保證了基坑開挖斷面位置,同時為塔吊布置、道路規劃、總平面規劃提供了第一手數據。在施工控制基準次級網、微網的建立中,引進TS60全站儀,通過多測回測角程序,十幾個點位的控制網外業觀測工作,從七天觀測時間提高到一天觀測完成,為主工序創造了更多時間。在模塊化施工現場,測量機器人按照即定的程序開展工作,降低了人工勞動強度,安全性能得到了提高。

        全球領先的公司自主研發激光智能跟蹤MAG焊技術應用良好。4月,該項創新技術在“元首工程”田灣項目7號機組順利應用,這是繼在三澳“華龍一號”等核電項目應用后的又一成功推廣,實現激光智能跟蹤MAG焊技術在三代核電不同堆型建設中的全面應用。目前,除了激光智能跟蹤MAG焊技術,雙鎢極+熱絲TIG自動焊技術、機器人焊接技術等先進技術在核電建造中應用廣泛。

        國內核工程建造首次應用雙鎢極+熱絲高效TIG自動焊接技術

        施工現場管理一體化平臺“智慧工地”穩步推進,構建智能、高效、綠色、精益核電工地新標桿。在陸豐核電項目,根據《陸豐核電智慧化建設方案》,人員管理、機械管理、環境管理、安全管理、網絡通信等5大類18個子系統正在建設中。精細化施工管理平臺建設目前已實現完成工作包管理、鋼筋料單、工作報告、加工計劃等模塊上線運行,后續將陸續上線配送管理等其他模塊。

        鋼筋自動化生產系列技術、預埋件自動化生產技術等自動化生產“數字工廠”正在逐步發揮效用,“大國重器”建設煥發新活力。(汪哿圯 薛潔然 單意志 張華)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