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快訊:【科普中國繁星追夢】褚君浩院士的少年往事:興趣引出鴻鵠之志

        光明網-科普中國 2022-07-06 09:33:16

        編者按:他們,是胸懷祖國、求真務實的科學家,奮斗在國家最需要的地方;他們,是人們眼中的學術“大神”,用超智慧的頭腦,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他們,從學生時代走來,一步步成為了兩院院士,引領著國家的科研發展。他們的青蔥年代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是否曾經也是“中二”少年?《科普中國繁星追夢》帶你走進10位院士的璀璨人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本期嘉賓:褚君浩,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復旦大學光電研究院院長。

        科學家的兒時夢想:當拖拉機手

        褚君浩: 小時候我在小區里面看見拖拉機手,就想當一個拖拉機手,后來又想當飛行員。再后來,我在小學五年級時候,用兩塊玻璃透鏡做了一個望遠鏡,看天上的云飄來飄去、看看月亮,覺得有很多奧秘。這個時候開始對科學有點朦朦朧朧的興趣。所以是逐步地對科學有了興趣。

        大佬的頂級“凡爾賽”:考砸一科還是第一

        褚君浩:考大學的時候,我的物理學考了100分,滿分。但是我的語文考砸了。當時寫作文的時候,審題審錯了。作文滿分是100分,我只得了40分。但即使語文考砸了,我的考分在班級里還是第一名。

        筆名“坦牛”的秘密往事

        褚君浩: 我當時大學里面念書的時候是在宣傳部,要出黑板報。我當時寫了一篇文章在黑板報上面,題目叫做《勤奮加智慧等于歷練》,文章署名“坦牛”。人家問我“坦牛”是什么意思?我說是在平坦的大道上,像牛一樣勤奮地工作。我的嘴巴這樣回答,但我心里面想的是愛因斯坦和牛頓。“坦牛”就是愛因斯坦加牛頓,當時我就想當一個科學家。

        興趣是什么?你知道了一點還想知道更多

        褚君浩: 其實有的時候,興趣是潛移默化的。有的時候你對這件事情很有興趣,但你自己并不知道。其實看看你所接觸到的所有知識,總會有一些學得更好一點,領會得更深一點。一般來說,你領會得更深的指數,如果能夠主動再去想想里面的問題,這就是你興趣所在的地方。因為你會去主動去看知識背后的道理。但是有的東西,你看一眼之后根本不想再去了解它背后的知識,知其然卻不想知其所以然,這就是你不感興趣的了。另外就是興趣還要跟現在科學的發展趨勢結合起來。現在繼續發展的一些趨勢,就要進一步去了解,進一步去看看知識背后的知識。總的來說就是要把興趣跟發展的趨勢結合起來、讓你想去知道知識背后的知識,這就是你的興趣所在。

        出品人

        楊 谷

        總監制

        宋樂永

        總策劃

        戰 釗 宋雅娟

        統籌|編導

        宋雅娟 蔡 琳

        文 案

        蔡 琳 謝 蕓

        攝 像

        肖春芳

        制 作

        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聯合出品

        中國科協科普部、光明網、嗶哩嗶哩、未來科學大獎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