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歪子鎮于營村的500頭皮南母牛繁育場,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寬敞整齊的標準化牛舍,一頭頭膘肥體壯的肉牛正在悠閑地吃著草料。
(相關資料圖)
正在進食的皮南牛 王凱 攝
“退村進場”促規模
“以前人和牛都在一個院里,既雜又亂,還不衛生,到了夏天滿院子都臭烘烘的。現在搬到養殖場,院子里干凈衛生了,關鍵是養牛的地方更大了,你看這些牛有一半是搬到養殖場后新添的。”飼養員一邊投放飼料一邊樂呵呵地介紹道。
在加快肉牛產業規模化發展過程中,新野縣利用省級肉牛規模場畜位補貼項目和政府專項債項目,統一規劃建設了一批500頭、1000頭規模繁育場,租賃給養殖戶養牛,實現規模化養殖,推進養殖戶退村進場。繁育場采用牛—沼—糧發展模式,實行農牧結合,在周邊流轉土地1300畝,種植小麥、青貯玉米,全年糧儲量達5000噸以上;建立500平方米儲糞場,建設1000立方米大型沼氣池,供周邊200戶農民使用沼氣,沼液沼渣全部用于農田,實現糞污資源化利用,既解決養殖用地和環保的問題,又能發展壯大肉牛養殖規模。目前已帶動于營村50戶脫貧戶發展養牛,年銷售肉牛300頭,實現銷售收入800萬元。
新野縣500頭皮南母牛繁育場的標準化牛舍 王凱 攝
“政銀擔保”保發展
為有效破解肉牛產業發展的“瓶頸”制約,降低肉牛養殖戶金融風險,新野縣專門建立了肉牛產業發展基金,籌措2000萬元擔保基金,通過政銀擔保模式,放大貸款比例,累計為416個養殖戶擔保貸款1.5億元。通過這些措施實施,全縣10頭以上母牛擴群增量項目由項目實施前300戶增加到509戶,母牛數量6500頭增加到13000頭左右,累計新增犢牛6.2萬頭,皮南牛飼養率達60%以上。
“縣里皮南牛免費配種政策的扶持,再加上肉牛養殖補貼和貼息貸款,為我們解決了發展后顧之憂。下一步,我們將積極引入皮南牛智慧中心平臺及種子工程建設,打造功能完善、設施優良、專業較強的核心繁育場,加快新野皮南牛品種審定步伐,提升品種培育水平,為打響新野肉牛品牌,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應有貢獻。”繁育場負責人于建永表示。
南陽科爾沁肉制品有限公司的包裝流水工藝 王凱 攝
“龍頭引領”帶共富
“現在真是太方便了!我們自家養的牛能就近賣到廠里,解決了銷路問題不說還提供了就業機會,不用出遠門一個月就能掙到三四千塊錢!”剛剛從科爾沁下班的工人笑著說道。
位于新野縣肉牛產業化集群示范區內,總投資2億元,占地面積2.2萬m2,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牛肉熟食制品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公司擁有標準化生產區、研發室、現代化庫房,年加工熟食能力10000噸,種類達130余種,累計吸納周邊村民600余人穩定就業,人均月工資4000元以上。
南陽科爾沁肉制品有限公司牛肉處理流水線 王凱攝
近年來,新野縣通過建立聯農帶農服務機制,大力培育肉牛龍頭企業,圍繞肉牛養殖、牛肉及牛副產品加工、預制菜、休閑食品等環節,不斷延鏈補鏈強鏈,形成了以科爾沁牛業為龍頭、30多家企業為群體的食品加工產業,構建了集“飼、養、加、農、工、貿”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把產業鏈主體留在鄉村,把價值鏈收益留給農民,讓農民在參與生產經營中普遍受益、長期受益。(聶振國 王凱)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