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步步驚心” 如何讓人走得放心?
■ “步步驚心”網紅懸空游樂項目在同一天內發生了兩起事故。7月22日,湖北恩施地心谷景區一名10歲兒童玩“步步驚心”項目時墜橋,致腰椎、胸椎骨折;在天津市薊州區的九山頂景區,一名游客在玩“步步驚心”項目時,突發身體不適導致昏迷,在工作人員救助過程中墜落,后經搶救無效死亡。目前,涉事項目均已關停整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步步驚心”項目存在監管空白。多名游藝設備制造公司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步步驚心”并不屬于特種設備,在建造上并沒有統一標準。而在安全裝備的選擇上,該項目沒有強制性規定,也無行業標準,不同游藝設備制造公司也有所差別。
■ 華僑大學旅游安全研究院教授殷杰表示,目前這類網紅項目國標、質量標準、安全標準幾近空白。應該明確高風險項目的主管單位、監管部門,盡快出臺相關政策標準。
事故連連
游客懸掛“步步驚心”吊橋
救援中途墜落不治身亡
7月23日,湖北恩施地心谷景區一10歲兒童從景區“步步驚心”項目不慎墜落的消息登上微博熱搜,引發關注。據景區通報,事發時間為7月22日,男孩墜落致腰椎、胸椎骨折,暫無生命危險。目前該項目已關停。無獨有偶,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獲悉,7月22日當天,天津市薊州區的九山頂景區也發生了類似事件。
據網傳視頻顯示,該景區同類“步步驚心”的吊橋中部,一名疑似昏迷的男子被安全繩纏著,掛在懸空橋下方。三名身著便服的人員試圖上前施救,把吊著男子的繩索向橋上拉。然而,男子的身體接近橋面時突然從繩索中脫出,隨后向下墜落。
7月23日,天津市薊州區宣傳部工作人員和景區工作人員向記者確認了此事。目前,具體情況正在調查和處理中。另據青蜂俠報道,據當地工作人員表示,事發時該游客突發身體不適,隨后昏迷。墜落后,該游客搶救無效去世。
九山頂自然風景區旅游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先生告訴記者,事故發生后,景區立即關停了涉事項目。景區會積極與家屬溝通、協調賠償事宜,妥善處理好此事。
據九山頂景區公眾號介紹,九山頂自然風景區位于薊州區下營鎮境內,景區有一座玻璃板連接而成的玻璃吊橋,浮空數百米,橫跨山間。外觀上看疑似上述發生游客墜落事故的吊橋。此外,景區中還有“空中自行車”、“懸崖秋千”、“高山滑索”等項目。
質疑聲音
天津九山頂景區事故中
施救人員的操作或存在錯誤
“步步驚心”游樂項目經營者是否提前告知項目風險性?據王先生介紹,項目入口處都設有提示警示通知。“像這種高風險項目,入口旁邊有提示,心臟病、高血壓這類突發類疾病不宜體驗該項目。”
那么,除了安全提示,項目經營者、工作人員的安全培訓是否到位?是否配備必要安全保障設備?
藍天救援隊員李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天津九山頂事故中,施救人員的操作或存在錯誤。從視頻中可以看出,纏在被困人員身上的繩索并不牢固,在往上提的過程中,繩索鉚點發生位移,最終男子從繩索中脫落。遇到此類情況,不應急于把被困人員的身體向上拉,而應該先打好繩索的鉚點,固定住受困者的身體再進行施救。
另外,一位從事景區高空游樂項目建設的業內人士周先生透露,根據現場視頻來看,在湖北恩施地心谷景區的墜橋事故中,或許存在安全繩捆綁不到位的情況。“這是因為安全設備沒有檢查造成的,導致安全繩脫落了。也可能跟體驗者是小孩子有關,成人和小孩子的安全繩尺寸不同,工作人員沒有調整好安全繩,導致小孩子從安全繩里掉了出來。”
記者注意到,此類驚險刺激的高空素質拓展項目在全國多地A級景區都有設置。周先生透露,除了安全繩,還可以在橋下配置安全防墜網,形成雙保險。但不少景區經營者出于美觀等考慮,往往不會在橋下加裝安全網。
律師觀點
若景區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
需承擔行政處罰和民事賠償責任
對于這類事故,景區該承擔何種責任?四川一上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林小明律師表示,如果最終調查結果能夠確認系景區的原因造成了相應事故發生,則景區需要承擔行政處罰和民事賠償責任;如果構成犯罪,并達到了相應的立案標準,那么應當依法追究其相應的刑事責任。
根據《民法典》及相關司法解釋規定,賓館、商場、銀行、車站、機場、體育場館等經營場所、公共場所的經營者、管理者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若旅游經營者、旅游輔助服務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旅游者人身損害、財產損失,旅游者請求旅游經營者、旅游輔助服務者承擔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林小明律師告訴記者,根據上述規定,若景區未盡到應當承擔的安全保障義務,由此造成游客人身或財產損失,那么景區就應當按照法律規定承擔侵權責任,根據相應的侵權賠償標準進行賠付。
北京康達律師事務所律師韓驍分析,作為公共場所的經營者和管理者,應保障相關場地的基本安全,如設立警示牌、保證地面不濕滑、進行必要的安全提示、安全培訓、配備必要的安全保障設備等,否則造成他人損害,必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央 | 廣 | 網 | 評
“步步驚心”決不能成“步步奪命”
“步步驚心”變成“步步奪命”,兩起事故給當前暑假旅游活動敲響警鐘:一些景區對旅游設施的檢查維修還不到位,部分游樂項目存在安全隱患,旅途可能變成險途。目前,涉事景區已經關閉,進行內部整頓,各地景區則要引以為戒,全面排查安全隱患,堵上安全漏洞,避免重蹈覆轍。
近年來,為吸引游客前往“打卡”,一些景區競相推出懸空橋、搖擺橋、玻璃棧道、空氣城堡等新興游樂項目,并借助短視頻等新媒體傳播來提升名氣。旅游產品推陳出新值得肯定,但游樂設施的設計規劃、日常運維和安全管理等必須要符合相關標準,安全保障措施更要做到萬無一失,景區和監管部門要承擔起確保游客人身安全的責任。
旅游是為獲得身心愉悅。懸空橋等這類帶有冒險性質的游樂項目,需要體驗者具備相應的身體素質和反應能力。游客在體驗之前也要考慮自身條件,三思而行,不輕易把自己置于險境。景區更要對冒險性游樂項目做到警示在先,只有確保安全無虞,方能不辜負旅途上的美景,收獲更多美好與舒心。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王語琤 杜玉全 陳怡帆 藍婧 綜合中國之聲、央廣網
透|視
事故連發背后:
安全質量標準幾近空白
每一步都走得“驚心”
公開資料顯示,“步步驚心”是一種高空隔空步道項目,通常架設在峽谷、河流等地方,因頗具挑戰性而受到游客喜愛。然而,由于該項目發展較晚,相關規范較為缺乏,或存項目建設標準不統一等問題。
多名游藝設備制造公司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步步驚心”并不屬于特種設備,在建造上并沒有統一標準,“他們不屬于特種設備,根本就沒有標準。”
他們均表示,在給景區建設好項目后,會就游藝設施的安全管理對景區工作人員培訓。河南一家游藝設備制造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在設備使用過程中,我們會給使用單位提出設備相關檢驗的一些要求,比如日檢、月檢和年檢的內容。”
以安全裝備為例,其表示,安全裝備分為游客身上穿戴的裝備、保護繩及安全扣,“安全裝備的吊點、連接處,使用單位在日常使用前需要重點檢查”。該工作人員表示,只要安全設備出廠時是合格的,“在它使用壽命內,如果產生質量問題,多為表面上的破損,都是肉眼可見的。”
“步步驚心”項目部分設備的零配件具有一定使用壽命,需到期更換。就安全裝備而言,該工作人員表示,安全裝備的使用壽命一般不會超過一年,“我們會提醒督促使用單位更換,但是否更換要看使用單位具體情況了。”
而在安全裝備的選擇上,“步步驚心”項目沒有強制性規定,也無行業標準,不同游藝設備制造公司也有所差別。記者發現,有的游藝設備制造公司“步步驚心”項目配套的安全裝備為半身式安全帶,有的為全身式安全帶。
華僑大學旅游安全研究院教授殷杰表示,從湖北恩施和天津薊州發生的兩起“步步驚心”安全事故現場視頻來看,如果該類高空高風險類項目有安全網、隔離網或者安全氣墊等防護措施,即使游客墜落也不會造成傷亡,“從我個人體驗和行業觀察來看,這類項目確實普遍存在沒有完備的安全防護措施,安全網等防護設備往往處于缺失狀態。”
此外,殷杰表示,目前這類網紅項目國標、質量標準、安全標準幾近空白,“《特種設備目錄》中的特種設施設備才會納入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的監管。而目前這類懸崖秋千、“步步驚心”等網紅項目大多都不在《特種設備目錄》之內,也尚未有統一的行業標準,尤其在安全監管、質量保障等方面幾乎處于空白狀態。”
殷杰告訴記者,針對這些并未納入《特種設備目錄》的高風險旅游項目,在安全監管上,應結合前國家旅游局曾編制的《高風險旅游項目目錄》,明確高風險項目的主管單位、監管部門,盡快出臺相關政策標準。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