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央廣網都昌8月11日消息(記者鄧玉玲)“水位比較高的時候,正常開閘便可從鄱陽湖放水進來,今年水退得早,只好通過提灌站取水抗旱。”面對當前旱情嚴峻形勢,江西省都昌縣土塘鎮珠光村農戶,從鄱陽湖“提水”灌溉農田。
農戶“提水”灌溉稻田(央廣網發 傅建斌 攝)
記者在珠光村千畝水稻種植基地看到,一座15千瓦的提灌站,水泵正開足馬力運轉,地勢低洼處的蓄水被源源不斷輸送到灌溉渠道。“利用泵站將鄱陽湖的水抽入渠道,再把渠道中的水分流,或者用小型電泵抽水灌溉各個田塊。”土塘鎮水利員江和銘介紹,通過這種二級提灌的方式,為農作物“解渴”,最大程度降低農業生產損失。
農戶“提水”灌溉稻田(央廣網發 傅建斌 攝)
據了解,受持續高溫少雨和長江上游來水偏少共同影響,鄱陽湖水位持續走低,截至8月6日2時,鄱陽湖代表站星子站水位退至11.99米,標志著鄱陽湖進入枯水期,是有記錄以來同期最低水位,2022年成為1951年有記錄以來最早進入枯水期的年份。
農戶“提水”灌溉稻田(央廣網發 李韌 攝)
都昌縣位于鄱陽湖北岸,24個鄉鎮中有21個鄉鎮瀕臨鄱陽湖,湖岸線長達308.8公里。受當前旱情影響,都昌縣沿湖地區農田出現不同程度灌溉用水困難。當地應急管理部門與供電、水利等部門對接,檢查、維修各類抗旱設施,確保抗旱工作有序進行。自7月中旬以來,都昌縣沿湖鄉鎮從鄱陽湖引、調、提水近400萬m3,有效緩解了沿湖沿線農業用水緊張局面。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