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新聞發布會現場(央廣網記者 夏燕 攝)
央廣網廣州8月18日消息(記者 夏燕)8月18日,廣東省新聞辦召開廣東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階段性成果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廣東自貿試驗區今年上半年進出口超過2000億元,增幅達到24.9%。
廣東省商務廳廳長、自貿辦主任張勁松介紹,截至目前,廣東自貿試驗區累計在全省復制推廣了203項改革創新經驗,發布了245個制度創新案例。
經第三方評估,2021年廣東自貿試驗區投資、貿易、跨境金融、航運等四個指數,分別較2020年增長9.2%、10.38%、8.79%和22.4%。“良好的制度環境有力地帶動了廣東自貿試驗區高質量發展。”張勁松表示。
一方面,廣東自貿試驗區總體經濟指標穩步增長,今年1-6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18.31億元,稅收收入567.76億元。另一方面,廣東自貿試驗區門戶樞紐功能更加突出,進出口超過2000億元,同比增幅達到24.9%,遠遠超過全省2.8%的平均增速。
“自貿試驗區以全省萬分之六的土地面積,吸引了全省外資總額的1/4。”張勁松介紹,2021年,廣東自貿試驗區實際利用外資82.41億美元,今年上半年,實際利用外資40.45億美元。
值得關注的是,2021年,廣東自貿試驗區國際班輪航線達到332條,今年上半年進一步增長到338條,年集裝箱吞吐量3000多萬標箱,超過全國的1/10。
會上還發布了廣東自貿試驗區2021年15個最佳制度創新案例,涉及企業實際需求、港澳規則機制對接、數字化智能化新技術運用等方面。
“希望更好地激勵各部門、各地市和各片區形成這種制度創新的內生動力,更好地服務市場主體,更好地推動自貿試驗區的創新建設。”張勁松說。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