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速訊丨【聚焦俄烏沖突】無人機作戰的7個經驗教訓

        光明網-科普中國 2022-08-19 18:33:32

        美國喬治·梅森大學沙爾政策與政府學院研究員、陸軍“瘋狂科學家”扎卡里·卡倫伯恩2022年5月12日發表文章,分析俄烏戰爭中無人機作戰的7個經驗教訓。文章稱,俄烏戰爭中,雙方大量使用了無人機。烏克蘭使用了包括土耳其“拜拉克塔爾TB-2”、“愛好者”無人機在內的多種無人機。盡管俄羅斯在沖突早期使用無人機的證據有限,但隨著戰爭推進,其無疑加強了無人機的使用,所涉系統包括“Orlan-10”、“獵戶座”無人機及“ KUB-BLA”巡飛彈等。這些無人機執行的任務涉及情報偵察、精確打擊到火炮引導等多個層面。文章認為,俄烏沖突中大量無人機的應用為軍方未來無人機能力的思考提供了至少7個經驗教訓。

        與同等或近同等能力對手作戰將涉及無人機


        【資料圖】

        過去,很多人懷疑無人機在高端戰爭中的作用,因為高端戰爭的雙方擁有先進的防空系統、電子戰對抗系統、反無人機系統,可以快速降低無人機威脅。有時,甚至最普通的防空手段都能限制無人機發揮作用。在本輪俄烏沖突中,雖然俄羅斯在開戰初期擊毀了烏克蘭全部6架“拜拉克塔爾TB-2”無人機,但隨著烏克蘭從土耳其獲得的12架“拜拉克塔爾TB-2”無人機的補充,使得烏方無人機作戰力得以恢復,該型無人機先后對俄羅斯軍隊及俄羅斯境內目標實施了多次攻擊,實施情報與偵察,引導烏克蘭炮兵進行打擊,還通過拍攝各種烏軍打擊效果的圖片和視頻,為烏克蘭在宣傳方面提供支持。

        無人機與戰爭的相關程度及方式尚不清晰

        在此前的納卡沖突中,阿塞拜疆使用無人機成功摧毀了亞美尼亞眾多武器平臺,開源信息分析師將120輛坦克、53輛裝甲戰車、143門牽引火炮及大量其他目標的被摧毀歸功于“拜拉克塔爾TB-2”無人機。相比之下,該型無人機在俄烏戰場上卻只摧毀了6輛裝甲戰車、5門牽引火炮等有限目標,烏克蘭能否將無人機的作用發揮到阿塞拜疆的水平成為人們心中的問號。烏軍無人機運用的成功案例也可能只是因為俄羅斯的失誤造成的。由于俄烏戰場上的俄軍缺乏反無人機及電子戰防護裝備、沒能建立空中優勢及后勤支援規劃,在應對烏克蘭強硬抵抗的時候顯得過于忙亂,未能有效對抗烏克蘭的無人機很可能只是俄軍戰爭準備中暴露出的自身的另一個問題。

        僅有技術和概念并不足夠

        俄羅斯不是無人機作戰的新手。在敘利亞沖突中,俄羅斯既使用了無人機,也遭遇過無人機攻擊。但烏克蘭的無人機還是對俄軍軍事行動產生了影響。分析人士薩姆·本德特指出,烏克蘭無人機在未遇反無人機或電子戰防護措施對抗的情況下近距離飛抵俄羅斯軍用車輛,俄軍并沒有按照反無人機系統相關作戰條令行動。這表明俄軍士兵可能根本沒有意識到無人機威脅。當然,這種問題并非俄羅斯所獨有,其他國家也可能存在,沒有經歷過無人機作戰的士兵可能會忽視無人機所造成的威脅。另一方面,有些國家可能低估無人機的效用,比如在美國陸軍,規避風險一直被認為是困擾戰術無人機使用的長期問題。

        必須甄別特別易受無人機攻擊的目標

        俄羅斯反無人機作戰能力具有局限性。無人機探測器和攔截器有著不同的優勢和劣勢,總是有限的。技術、條令和概念變化也將影響探測器和攔截器的使用。比如,大量反無人機系統是干擾器,不是要切斷無人機的指揮通訊鏈路,就是要切斷其GPS鏈路,隨著無人機變得越來越自主和不依賴GPS,干擾器的效用將降低。

        哪些目標對于無人機而言更脆弱?某些分析指出了防御靜態資產和動態資產的關鍵不同,靜態資產,特別是高價值資產,可能裝備分層傳感器和攔截器,識別和對抗廣泛無人機威脅,并能針對特定環境選擇具體防御措施。而移動資產所擁有的有機組織反無人機系統有限,且這些系統所發揮的價值可能取決于無人機攻擊的時間和地點。

        二戰時期為潛艇開發的狼群戰術可能有用。無人機與有人駕駛飛機相比,僅需要相對較少的支持性基礎設施,因此可以更加廣泛地分布在整個戰區。當情報部門確定了更易受無人機攻擊的目標,可以從不同區域發射多架無人機,在目標上空匯聚成集群。正如潛艇作戰一樣,集群戰術特別擅長打擊脆弱的后勤車隊。

        無人機將拓展信息環境

        在本輪俄烏沖突中,烏克蘭軍隊、觀察人員利用無人機途徑掌握每日沖突情況。這種信息洪流以三種方式發揮作用:一是監控戰場動向并利用信息指導打擊;二是戰況信息鼓舞士氣;三是對戰爭形勢的洞察,達到讓全球盟友向烏克蘭提供外交、經濟和軍事支援目的。而無人機在此虛擬全景中所扮演的作用主要有2個,一是擴大視野范圍,二是加強宣傳力度。商用無人機能在距操作員幾英里以外范圍活動,提供遠超個人觀察范圍的視野;同時,無人機也能捕捉戰場實時圖像和視頻,驗證烏軍取得成功的消息。因此,烏克蘭政府呼吁平民捐贈無人機,鼓勵商用無人機發揮作用。

        無人作戰并不僅僅是大國的專利

        本輪沖突中無人機的運用也為“無人機可以相對較低成本提供重要軍事能力”這一說法提供了證據。無人機除了可以提供相對低成本的空中力量,其訓練需求也遠低于有人駕駛飛機,部分原因在于,各種作戰可輕松實現自動化。比如,TB-2就能實現自主滑行、起飛、著陸和巡航等。

        空中優勢概念可能需要調整

        在俄烏戰場上,俄羅斯建立了對烏克蘭的空中優勢,其摧毀了烏克蘭的所有飛機跑道,但對無人機的影響也不大,因為其起飛不需要太多跑道。可以說,無人機增加了空中優勢概念的復雜性。盡管各國軍隊一直在試驗飛機抗飛鳥的能力,但無人機的制造材料比飛鳥更堅硬,飛行速度更快,而且可能攜帶炸藥,還可能創建空中雷區,其對空中資產的威脅要比飛鳥大得多。

        出品:科普中國軍事科技

        科學顧問:費伯禹

        作者:程永靖 淵亭防務

        監制: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