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熱點評!擁抱免疫新時代——高齡食管癌患者的抗癌故事

        光明網 2022-08-26 18:43:11

        “患者上個月剛在廣州做了檢查,一切都好,病灶消失了,跟正常人一樣?!毙芙ㄆ冀淌诨貞浀?。

        熊建萍教授是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中心首席專家,博士生導師;項曉軍教授,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導師。8月24日,在一年一度的食管癌患者關愛日來臨之際,兩位資深食管癌治療臨床專家接受了采訪。

        一位又一位晚期的患者,腫瘤在消失


        (資料圖片)

        文章開頭熊教授口中病灶消失的患者,今年60來歲,來自江西的一個下屬縣,距離南昌200公里。

        老人退休前是位干部,平日很關注自己身體健康。在感到食管不適時,到縣醫院做了胃鏡檢查,經過診斷后確診為食管癌。確診后,患者一度很緊張,堅持要去大城市就診,之后慕名找到熊教授。

        據熊教授回憶,患者確診得非常及時,因此在初次就診時,患者的身體和精神狀態還不錯,并未出現食管梗阻、身體消瘦等癥狀,僅有輕微疼痛的不適。

        經過初步檢查,發現患者病灶處于食管頸段及胸上段,腫瘤長度達到十幾公分,因為累及頸段的位置故無法手術。另外患者初始比較抗拒放療,不希望因為治療影響生活質量。

        診療組在充分評估患者需求,并與患者充分溝通后,推薦使用免疫治療(帕博利珠單抗)聯合化療作為一線治療方案。

        診療組項教授表示,當時免疫治療剛在食管癌治療領域嶄露頭角,提出這個方案,主要基于3個原因:

        1)病變范圍太大,位置又靠上,無法局部手術,且已經有淋巴轉移,以往臨床經驗顯示,常規放化療的效果不理想;

        2)PD-1免疫治療在二線的臨床數據效果很好,包括熊教授親自參加的食管癌二線研究ESCORT研究,還有一些同類PD-1藥物研究,結果都顯示免疫治療方案能給患者帶來明顯的臨床獲益;后續KEYNOTE-590數據也證實了帕博利珠單抗聯合化療對一線食管癌患者的有效性;

        3)基于患者本身的治療訴求和身體情況,對于治療療效需求高,希望有更佳的治療方案能保障生存質量;此外患者身體狀況評分好,完全符合使用免疫治療的條件;

        當時,患者拿到“一線進行免疫聯合化療”的方案后,專程從南昌又飛到廣州進行了二次診療,結果英雄所見略同,這一聯合方案也得到了廣州專家的認可和支持。

        就這樣,患者開始了免疫治療方案,僅做了兩次聯合治療后,胃鏡顯示病灶有明顯消退。做滿六次之后,經過CT及胃鏡檢查,患者的病灶接近消失。隨后,患者接受了同步放化療。在完成同步放化療之后,患者繼續選擇了免疫治療進行維持治療。

        目前這位患者經過治療,身體恢復得非常好,與正常人無異?,F在不抽煙、不喝酒,反而身體比以前更健康,體重也增加了。熊教授表示,在日常食管癌的診治過程中,對于這類病變比較廣泛的患者,單藥化療或者放化療同步治療之后患者的預后情況通常都非常不理想。免疫治療的出現為這類患者的治療帶來了突破性的進展,顯著改善了患者預后,可以回歸正常生活。

        還有一位患者,也令項教授印象深刻。

        這位患者已算是高齡,年齡75歲+,當時確診時疾病已經是Ⅲ期狀態,病灶位置在胸中下端,還沒有出現廣泛轉移。

        但患者存在重度的通氣阻礙(慢阻肺),肺功能差,外科評估之后,手術風險大無法進行手術,因此當患者來到兩位教授這里時,懷抱了很大的期待。

        由于肺功能差,同步放化療的風險也高。如果給予免疫治療一旦出現免疫性肺炎,后果也可能是非常嚴重的。經過謹慎評估后,項教授先決定給患者進行常規化療方案,但經過化療后,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雖然病灶有所縮小,但并沒有達到部分緩解(PR)的效果。

        經過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后,項教授及時更改了方案,調整為化療+免疫的治療方案。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后,療效明顯,CT影像提示腫瘤緩解接近CR(完全緩解),并等待胃鏡復查進一步證實。而且截止到目前,患者也并沒有出現任何免疫相關的不良反應,患者也很滿意。

        項教授表示,這個病例讓他非常記憶深刻?;颊咭驗樯眢w因素,高齡、肺功能較差,導致很多治療手段無用武之地。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我們診療組也在不斷摸索最佳的治療方案,以期能達到最好的臨床效果。目前患者在經過免疫治療后有了顯著的臨床效果,也是一個很好的成功案例,之后也能分享給到其他病患增強他們的治療信心。

        食管癌防治,關鍵在“早”

        兩位教授表示,食管癌早期癥狀不明顯,所以很多食管癌患者在診斷時已是晚期,失去了手術的機會,患者生活質量差、生存期短。尤其農村地區的居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缺乏食管癌疾病認知,基本上要等到完全梗阻后才會去醫院就診,導致患者預后情況非常差。

        食管癌的早期發現與治療對改善患者預后以及生存質量至關重要。熊教授表示,盡管食管癌早期癥狀不顯著,但若重點關注還是能在早期發現的,例如出現進食梗阻感、身體消瘦、伴有胸背部悶痛等癥狀出現時一定要引起關注。尤其針對食管癌高危人群,例如喜歡吃燙的食物、腌制的食物、燒烤類的炭烤煙熏食物、經常飲酒抽煙及有家族史的人群一定要定期體檢,會有效降低食管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項教授補充道,除了飲食以外,飲用水也要注意,很多癌癥的發生與飲用污染水密切相關。在很多偏遠地區,當地居民會飲用池塘水,經常飲用這種污染水可能誘發食管癌、肝癌等腫瘤疾病。所以,一切要切記飲用潔凈水。同時,也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早睡早起,要有充足的休息,保持平和心態等。

        這食管作為一個管腔器官,一旦有了腫塊,就會產生明顯的不適,進而影響進食,引起消瘦。只有通過治療很快改善疾病情況,才是給予患者最好的信心和鼓勵。

        所以免疫治療的出現,不僅給晚期的食管癌患者一個良好的解決方案,也給了醫生很強的信心,看著越來越多的患者得到疾病緩解,并且治療時機也逐漸從三線、二線提到了一線,更多患者更早地就能從免疫治療中獲益,醫生與患者的交流也越來越生動和多層次。

        尤其是在過去,當治療理念還沒那么成熟、臨床證據還在逐漸積累時,首先必須和患者及家屬進行充分地溝通,患者給了醫生信任,醫生才能膽大心細,勇敢地往前走一步!

        免疫新時代,患者可以有更多信心

        近年來,隨著免疫治療在食管癌治療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也獲得了充足的循證實踐依據,因此得到多個權威指南的推薦。

        今年,《2022年CSCO食管癌診療指南》更新中,在轉移性/復發食管癌一線治療中將帕博利珠單抗聯合化療治療方案(1A類)由Ⅱ級推薦升級為I級推薦,標志著該方案已被確立為一線晚期食管癌的標準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經過KEYNOTE-181和KEYNOTE-590兩大研究的持續性驗證,PD-L1表達陽性(CPS≥10)的患者是食管癌免疫治療的最大優勢患者群體,可以最大化治療收益,因此有條件的患者建議能進行相關檢測。

        項教授提到,近年來,免疫治療的出現為食管癌患者帶來了新的曙光。不僅給患者帶來更優的治療選擇方案,同時,也給患者及醫生帶來了很強的治療信心。我們在臨床實踐中,看到越來越多的患者能從免疫治療中得到顯著獲益,隨著成功案例的增多,也讓更多患病的病友們看到了治愈的希望,增強了治療信心,更加積極地面對治療。

        熊教授表示,對于食管癌患者而言,除了接受治療以外,家人的陪伴和關愛亦是必不可少的。相較于其他腫瘤,食管癌通過治療后可能無法很快改善疾病狀態,患者還有可能會出現吞咽困難、身體消瘦等狀況,因此格外需要家人的支持與照顧。在“食管癌患者關愛日”之際,希望呼吁和動員全社會的力量,高度重視食管癌疾病、關愛食管癌患者。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