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資訊:首飛四十年 細數長二丙的五個“第一”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2-09-08 09:33:15

        4月29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四維01/02兩顆衛星發射升空。汪江波攝(新華社發)

        1982年9月9日,在酒泉發射場,長征二號丙火箭(簡稱“長二丙火箭”)成功發射中國第4顆返回式衛星,完滿完成首次發射任務。自此,長二丙火箭一路穩扎穩打,創下了一個又一個佳績,贏得了“金牌火箭”的稱號。


        【資料圖】

        正值長二丙火箭首飛40周年紀念日,讓我們一起細數這枚“金牌火箭”身上的那些“第一”。

        服役年限第一名

        1975年11月26日,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制的長征二號火箭將中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準確地送入預定軌道,拉開中國常規液體推進劑火箭的帷幕。

        為實現更重衛星的發射,型號隊伍組織開展了長征二號火箭的改進設計。改型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由1800公斤提高到2500公斤,可靠性同步大幅提升,因此另設“番號”——長征二號丙火箭。長二丙火箭首飛成功之后,便全面替代長征二號火箭執行發射任務,實現無縫升級。

        自1982年成功首飛以來,長二丙火箭已成為中國目前服役時間最長的運載火箭。期間通過構型火箭、系統改進,持續推進可靠性提升和運載能力增長。

        用途范圍第一名

        中國以長二丙火箭為基礎,此后研制出了帶固體上面級的長征二號丙/FP、長征二號丙/SMA、長征二號丙/SM火箭和帶液體上面級的長征二號丙/YZ-1S火箭。長二丙及其改進型火箭發射的衛星有返回式衛星、組網的移動通信衛星、空間探測衛星、科學實驗衛星、海洋衛星、環境衛星、育種衛星、減災衛星、遙感衛星等,發射方式有單星發射、串并聯雙星、并聯三星發射、側掛多星發射;發射軌道有近地軌道、太陽同步軌道、大橢圓軌道和亞軌道等。長二丙及其改進型火箭是中國目前運用最靈活、用途最廣泛的運載火箭。

        第一型“金牌火箭”

        截至目前,長二丙火箭已完成64次宇航發射,火箭發射可靠性非常高。1982年首飛之后,此后的17次發射均為圓滿成功,因此被授予“優質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金牌”,是中國第一型“金牌火箭”。

        第一型涉足國際發射服務的火箭

        1985年,中國首次參加巴黎國際航空展覽會,同法國公司簽訂了一份合同,使用長征火箭發射返回式衛星的同時,搭載法國公司的微重力試驗裝置。這被看作是中國航天首次進入國際商業發射市場的標志。

        1987年11月,中國又同一家瑞典公司簽訂合同,明確使用長二丙火箭搭載發射瑞典公司的“FREJA 號”科學試驗衛星,這是中國首次簽訂衛星搭載發射服務合同。可以說,長二丙火箭是中國第一型涉足國際發射服務的火箭。

        第一型在3個發射場成功執行任務的火箭

        早在2003年,長二丙火箭就已經見識過戈壁胡楊、踏上過黃土高原、走進過橫斷山脈,在酒泉、太原、西昌發射場執行的發射任務均完滿完成,是中國第一型在內陸3個發射場都成功執行過任務的火箭。

        不同發射場的塔架設備及與運載的接口關系、氣候環境各不相同,要求火箭的適應性極高。高可靠性、高適應性已成為長二丙火箭的代名詞。(董佳瑩 張津瑋)

        關鍵詞: 長征二號丙 1975年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