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央廣網銅陵9月10日消息(記者徐秋韻 通訊員楊竹青 吳彬)在安徽省銅陵市樅陽縣錢橋中心學校大山教學點,90后鄉村教師洪婷婷扎根在這個偏遠的山村之隅已有4年時間。她正用實際行動繪制著自己的青春理想:做一盞燈,照亮孩子成長的路,讓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
秋陽穿過窗戶,照在在學校主教學樓二樓一間普通的教室。三尺講臺上,洪婷婷正在給孩子們上《草原》這一課,臺下5名學生安靜地聽講。看到孩子們朝氣蓬勃的臉,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睛,洪婷婷覺得自己的堅守有了意義。
90后鄉村教師洪婷婷扎根鄉村(央廣網發 楊竹青 攝)
2018年,一直在杭州生活學習的洪婷婷來到了這里任教,“我以為這邊生活會非常方便,所以就滿懷信心地過來了,結果現實讓我震撼了,學校不大,宿舍也沒有獨立的衛生間,學校里只有一個旱廁,洗衣做飯我們都是自己打井水,如果要購買生活用品,要到9公里以外的鎮上去置辦。”看到如此艱苦的條件,她有點想退縮了,可是靜下來之后,她還是選擇留下來,“首先當然是因為對教育工作的熱愛,我覺得教師是一個幸福的職業。”她清楚記得,幾年前,她曾收到過一名學生發來的短信—“老師,您是我人生中的照明燈,遇到了您,我三生有幸。”這句話讓她非常感動,到這里之后,看到這里的孩子一張張純真質樸的臉,又了解到他們很多都是留守兒童,還有部分是單親家庭,“作為一個媽媽我覺得心里非常的心疼、難過,所以我就決心在這邊留下來,幫助他們去改變他們這樣的現狀。”
為了能有更多機會走近學生,洪婷婷會和每一位孩子聊天、做朋友、陪他們玩耍,跟他們的家長溝通,去家訪,了解孩子們的成長環境。功夫不負有心人,學生們越來越喜歡她。“印象比較深的是2020年9月開學時,有個才上一年級的新生,他背著書包哭哭啼啼地要往校門外走,硬要說回家幫奶奶去地里干活,我很驚訝,更是心疼,這么小的孩子就背負農活的壓力,我更覺得要靠自己的努力,用知識改變他們的命運,讓他們走出大山,走向更廣闊的天地。”洪婷婷說,現在的教育瞬息萬變,她必須要學會不斷學習并持之以恒。秉持著這樣的理念以及想改變這里孩子現狀的決心,她致力于教學的鉆研。他還利用自身優勢,帶領孩子們做了一個又一個有趣的科學小實驗,通過開拓孩子們的眼界,來提高孩子們的求知欲。洪婷婷還利用課余時間和同事們一起探討有效的課堂活動對孩子學習興趣的培養,想方設法讓課堂變得更有趣。
如今,曾經破舊的校園經過校舍維修,已經煥然一新,可在校學生數卻從她剛來時的一百多人減少到現在的9人。不管還剩下多少名學生,洪婷婷成為鄉村教師的初心卻始終沒有改變,她一面舍不得孩子們,可也更為他們感到高興,因為很多孩子都轉入鎮上、縣里、市里學校就讀,享受更好的教育資源,但她表示自己會一直堅守,“哪怕只剩一個孩子,我也會好好地備好每一堂課,上好每一節課。”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