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RGM-ER反輻射導彈日前進行的第三次實彈測試時的發射畫面
根據美國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下文簡稱:諾格公司)網站2022年7月21日發布的公告,其于近日完成了AARGM-ER反輻射導彈的第三次實彈發射測試,并獲得了成功。此次測試是在美國加利福尼亞海岸附近的穆古角海域進行的,導彈的發射載機為一架美國海軍的F/A-18F戰斗機。
(資料圖片)
裝備概況與發展背景
AARGM-ER反輻射導彈全貌
反輻射導彈,又稱反雷達導彈,主要用來打擊敵方裝備的各類雷達,如:防空雷達等。而AARGM-ER反輻射導彈,也稱為AGM-88G“增程型先進反輻射導彈”,是美國諾格公司為美國海軍研發生產的一種擁有一定隱身能力的多用途且在未來可供多種作戰平臺使用的超音速反輻射導彈。
AARGM-ER反輻射導彈的前身AGM-88E反輻射導彈
20世紀60年代,美國海軍開始裝備名為AGM-45“百舌鳥”的反輻射導彈,該導彈也是美軍裝備的第一款反輻射導彈,且在越南戰場上進行了首次實戰運用。當時,AGM-45反輻射導彈被主要用來攻擊北越軍隊裝備的多種防空雷達,而在AGM-45反輻射導彈投入使用后,北越軍隊的地面防空效率據稱由原來的 10%下降到 1.5%。在這之后,美國不僅研發了若干種AGM-45反輻射導彈的改進型,還相繼研發裝備了包括AGM-28B“大獵犬”、AGM-78“標準”系列以及AGM-88“哈姆”系列在內的多種反輻射導彈。這當中,AGM-78“標準”系列反輻射導彈以及AGM-88“哈姆”系列反輻射導彈都在美國海軍中裝備過。而 AGM-88“哈姆”系列反輻射導彈家族里的AGM-88E反輻射導彈,也被稱為AARGM“先進反輻射導彈”,其正是本文要介紹的AARGM-ER反輻射導彈的前身。
AARGM-ER反輻射導彈如今已完成了三次成功的實彈發射測試
進入新世紀后,隨著S-400等新式防空反導導彈武器系統的出現,美國海軍發現,其裝備的最先進反輻射導彈AGM-88E,已無法讓戰機安全地從防區外攻擊對手方配備的各類防空雷達。同時,由于AGM-88E反輻射導彈的體積過大,無法裝入F-35C隱身戰斗機的內置彈艙內,為改變這一狀況,美國海軍便開始啟動研發更新一代反輻射導彈的計劃,而該計劃的產物便是AARGM-ER反輻射導彈。2019財年,美國海軍規劃了9924萬美元用于發展AARGM-ER反輻射導彈,且在2019年3月,美國國防部也宣布和諾格公司達成了3.225億美元的AARGM-ER反輻射導彈開發制造合同。截至目前,AARGM-ER反輻射導彈已進行三次成功的實彈發射測試,并在2021年9月達到里程碑C節點。如今,該彈正在進行第一批次低速初始生產,并計劃在2024年第三季度進入全速生產階段。將來,美國海軍的F/A-18E/F戰斗機、E/A-18G電子戰機以及F-35C隱身戰斗機都將裝備這款導彈。
裝備性能與特點介紹
AARGM-ER反輻射導彈(下)是在AGM-88E反輻射導彈(上)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全新反輻射導彈
綜合現有信息看,AARGM-ER反輻射導彈雖然是在AGM-88E反輻射導彈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但由于其換用了新的氣動外形,并采用了新的動力裝置和戰斗部,因此,也可以視為是一種全新的反輻射導彈,只不過其沿用了此前AGM-88E反輻射導彈的傳感器、電子設備和數字模塊等在內的零部件。
AARGM-ER反輻射導彈(上)相比AGM-88E反輻射導彈(下)在體積上要小不少
AARGM-ER反輻射導彈可以裝入F-35C隱身戰斗機的內置彈艙中
AARGM-ER反輻射導彈的頭部配備有一個由熱固性材料制成的先進隔熱罩
與過去的AGM-88E反輻射導彈相比,AARGM-ER反輻射導彈用兩個與導彈彈體融合的縱向條狀翼面,取代了前者彈體中部的四個雙三角彈翼。同時,縮小了四個尾翼的尺寸,在保證AARGM-ER反輻射導彈獲得足夠升力的同時,進一步縮小了導彈本身的體積,從而減少了導彈飛行過程中的阻力,提高了飛行速度,并降低了導彈的雷達反射截面積,增強了其隱身突防能力,且也讓導彈能順利裝入F-35C隱身戰斗機的內置彈艙內。此外,得益于配備的新一代雙脈沖固體火箭發動機,AARGM-ER反輻射導彈不僅飛行速度更快(能達到了>3.5馬赫的水平),且也獲得了更遠的射程,最大射程將有望達到220公里甚至更遠,從而能讓該導彈的載機平臺在更遠的距離上對敵方防空雷達發動攻擊,以進一步強化導彈載機平臺和飛行員的戰場生存性。而為了保證在高速飛行條件下不對導彈彈頭內部的精密制導元器件造成破壞,AARGM-ER反輻射導彈的彈頭部位,還額外配備了一個由熱固性材料制成的先進隔熱罩。
AARGM-ER反輻射導彈的三視圖
AARGM-ER反輻射導彈未來也可由集裝箱發射平臺進行發射
M142遠程多管火箭炮今后也可具備發射AARGM-ER反輻射導彈的能力
在制導方式上,AARGM-ER反輻射導彈應用了集成有雙向數據鏈和數字地形數據的“慣性制導+GPS衛星制導+有源(主動)毫米波雷達制導+寬頻帶無源(被動)雷達制導”的復合制導體制,不僅能保證導彈自身的抗干擾能力,在敵方雷達突然關機的情況下,也仍能準確命中目標。同時,還具備了“人在回路”的功能,在戰時可讓射手對前一發導彈的打擊效果進行評估,以避免重復攻擊造成的彈藥浪費。并且,AARGM-ER反輻射導彈還配套了新的高能預制破片殺傷戰斗部,不僅能打擊防空雷達等在內的雷達類裝備,也能用來攻擊包括陸面車輛、水面艦艇等在內的目標。此外,諾格公司目前正在開發AARGM-ER反輻射導彈的多平臺使用能力,未來,AARGM-ER反輻射導彈不光可以通過戰機進行發射,還能通過陸/海基集裝箱發射平臺,甚至是M142遠程多管火箭炮等其他發射平臺進行發射,從而提升AARGM-ER反輻射導彈使用上的靈活性。
對美國海軍的意義和其他未來可能裝備的國家
AARGM-ER反輻射導彈對于美國海軍乃至其他裝備它的國家和軍隊而言都有著十分不錯的現實意義
隨著AARGM-ER反輻射導彈在未來的批量裝備,美國海軍,尤其是美國海軍艦載航空兵的防區外打擊能力,特別是反雷達能力將得到進一步的增強。同時,波蘭國防部也曾表示,將采購AARGM-ER反輻射導彈的計劃列入其2017-2026財年的國防預算中。而當前一些已經采購和裝備F-35戰斗機的國家,比如,意大利、澳大利亞等,未來也都存在采購AARGM-ER反輻射導彈的可能性。
出品:科普中國軍事科技
科學顧問:費伯禹
作者:淵亭防務
監制: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