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播報:【凡人微光】裴東良:以才引才為企業鍛造科技“主引擎”

        央廣網 2022-09-21 15:29:14

        央廣網寧波9月21日消息(記者 劉欣瑩)“科技和人才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要雙重驅動,才能實現企業轉型升級。”近日,隨著2022中國浙江·寧波人才科技周開幕,寧波考比銳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裴東良通過寧波專場“直播帶崗”活動積極互動留言,求賢若渴。曾經作為人才被引進,如今因企業發展需要他引進新的科技人才,為企業注入“活水”。

        2022中國浙江·寧波人才科技周舉行(央廣網發 勇祖軒 攝)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裴東良是寧波市寧海縣最早引進的一批職業經理人,2003年,從千里之外的汽車之城長春來到寧波寧海,先后擔任過汽車相關企業的高管和顧問。憑借對該行業的深刻理解,2014年,裴東良在寧海經濟開發區創辦寧波考比銳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裴東良工作照(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南方城市經濟發展很快,尤其是浙江寧波,非常重視人才,給了我工作很大的信心和動力。”裴東良談起自己當初來甬的決定時依舊心潮澎湃,創業的過程即便再艱辛也熬過來了。

        他回憶道,當時接到的第一個訂單是來自五菱汽車的汽車底盤制造裝備。“這個訂單我們設計生產了整整5個月,也讓我們看到了研發人才的不足。”之后的幾年里,裴東良一邊不斷研發生產,一邊廣泛招引智能制造裝備方面的高學歷人才,公司的產品也從過去的汽車及零部件智能制造裝備,拓展到電子、醫療、紡織等多個裝備制造領域。

        如今他的公司已經集聚了一批國內智能裝備制造領域的專業人員,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近200項,獲得市級工程技術中心、優秀創新團隊、市“專精特新”企業、浙江省高成長科技型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等榮譽,成為寧海縣高端智能制造標桿企業,為寧海30余家企業提供轉型升級支持,為地區工業轉型升級貢獻力量。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已經在寧海安家落戶的裴東良,還推動了寧海引進30余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和人才;建立了以瑞典合資企業為引領的多家外資合作項目基礎,承擔中瑞生產技術中心的平臺職能;成功引進清華大學、吉林大學等多個院校的產學研合作項目10余個博士團隊,目前正在與清華大學校友總會等對接,籌建數字化產業園。

        寧海縣政協委員,是裴東良另外一個重要身份。這個身份,既是榮譽,又是一份責任。多年來,他以企業家特有的視角,從人才和科技兩方面撰寫了多個提案,提出中肯的意見和建議,積極為地區經濟發展獻計獻策。今年,他就將計劃打造數字化產業園和數字化創新中心寫進了自己的提案中。

        在數字經濟時代,數字化高端裝備產業是撬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未來我們的數字化產業園將涵蓋智能制造企業、批量產品數字化樣板工廠、生態鏈延伸配套、創新中心等板塊,實現人才集聚、教育培訓、技術支持、融資租賃、樣板示范、產業導入、創業孵化等功能,推動制造產業進一步轉型升級。”裴東良信心滿滿地表示。

        近年來,寧波發布了一系列舉措,從集聚青年才俊、培養技能人才、保障人才安居、優化專家服務等不同角度發力,打出“組合拳”,為各類人才營造更好的“成長環境”。寧波市委人才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寧波將圍繞市黨代會提出的推進“六大變革”、打造“六個之都”,聚焦打造“一城三地”,主動融入國家人才高地和平臺戰略布局,進一步廣聚天下英才加快建設現代化濱海大都市,為奮力走在“兩個先行”最前列提供人才智力支撐。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