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央廣網墨玉10月3日消息(記者羅成 通訊員陸愛梅 )金秋時節,正是蝦肥蟹壯時,記者走進新疆墨玉縣雅瓦鄉比合勒克村的澳洲龍蝦養殖基地,只見寬敞的蝦塘一片連著一片,工作人員正忙著將膘肥體壯、活蹦亂跳的龍蝦從蝦籠中傾倒而出。
記者了解到,比合勒克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以來,因地制宜,打開養殖新思路,從傳統的牛羊喂養走上了特色水產養殖道路。
比合勒克村養殖的龍蝦(央廣網發 楊夢佳 攝)
墨玉縣位處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南端,雖然豐富的日照資源能使小龍蝦迅速繁殖,但氣候寒冷干燥,要做到“湖中蝦蟹味鮮美”是不容易的。為此,比合勒克村澳洲龍蝦養殖基地的負責人彭義采取了多種方法來克服重重困難。
彭義在去年投苗時選擇了體質健康、適應性較強的苗種,但他還是擔心冬天的寒冷會讓龍蝦無法適應,于是在養殖基地采用了地暖和建設大棚等多種取暖方式來保證龍蝦的生存條件,還采用了上下3層隔離以保證蝦苗健康成長。一開始,彭義并沒有對這批蝦苗成活率抱有特別高的期待,但結果還是大大超出了彭義的預期,在國慶假期,不僅可以滿足一些大訂單的需求,甚至還有余量可以供應散戶需要。
龍蝦基地如今不僅形成了規模,還帶動村民就近就業,甚至有不少村民萌生了養殖龍蝦的想法,彭義也大方分享了養殖方法,有時還會前往村民家中實地指導。如果村民擔心銷路問題,還可以將自家龍蝦賣給基地,不用擔心賣不出去。
今年,比合勒克村村民薩塔爾·加帕爾投入5畝蝦塘,村民阿不都·伊米提投入12畝蝦塘,他們干勁十足,非常期待明年的收成。
“目前,我們主要做好基礎建設工作,今年投入種蝦30萬尾,已上市6噸多,能收入60萬元左右。明年我們計劃投苗100萬尾,再發展8到10個低收入家庭發展養殖。”龍蝦基地的負責人彭義向記者說道。
比合勒克村的水產養殖填補了墨玉縣在龍蝦養殖上空白,開辟了村民致富新道路,為比合勒克村的產業格局增添一道靚麗風景。而村民和龍蝦基地之間互相依托,有望形成特色產業村,讓村民們都過上好日子。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