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央廣網濟南10月13日消息(記者唐磊)10月12日,山東省委宣傳部舉辦“山東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十一場,介紹山東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情況。會上,山東省民政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莊嚴曬出了山東民政事業十年“成績單”。
這十年,在聚焦弱有所扶,堅決兜住兜準兜牢民生底線方面,山東社會救助保障體系日益完善,脫貧攻堅兜底保障任務圓滿完成,莊嚴介紹,山東建立了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常態化幫扶機制,將193.6萬困難群眾納入了動態監測范圍,全省城鄉低保標準之比縮小到1.25:1。山東十年來共投入困難群眾救助資金1365億元,全省360萬困難群眾納入保障范圍。同時,服務保障內容更加豐富,山東在全國率先成立省級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實現了省市縣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全覆蓋,對全省30.9萬名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開展常態化關愛服務。
這十年,在聚焦老有所養,積極構建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體系方面,山東的政策法規不斷健全,服務供給持續增加,據介紹,全省共建有各類養老服務床位66萬張,較2012年翻了一番。養老機構達到2486家,護理型床位占60%,提前4年達到國家養老規劃要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從無到有,發展城市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3752處、農村幸福院12024處、助餐食堂7920處;創新發展“家庭養老床位”5.2萬張,推動專業服務向家庭延伸。山東持續開展養老服務機構服務質量提升行動,全省累計培訓各類養老服務與管理人員23萬人次,開設養老專業的中等職業學校達129所、高等職業院校62所,在校生15.6萬人,數量居全國首位。
這十年,在聚焦基層基礎,奮力譜寫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新篇章方面,山東持續增強社區服務功能,建成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6.3萬處,基本實現全覆蓋。社會組織發展更加有序,社會組織“黨建入章”和“兩個覆蓋”均達到100%。山東慈善社會工作蓬勃發展,全省通過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5.99萬人,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達到11.16萬人,建成1739個社工站,全力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米”。
這十年,在踐行為民愛民理念,全面推動基本社會服務提檔升級方面,山東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取消行政審批事項8項,婚姻登記、社會組織登記等6項服務事項實現全省通辦、跨省通辦。山東成為國家首批婚姻登記跨省通辦試點省份,發出全國第一張跨省辦理的結婚證。統籌推進惠民殯葬、綠色安葬、文明禮葬,全面實施基本殯葬服務費用減免政策,每年減免金額達8億元。全省新建節地生態公益性安葬(放)設施9559處,基本實現市、縣、鄉三級全覆蓋。同時,山東優化行政區劃設置,制定出臺山東省設鎮、設街道標準,高質量完成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任務,地名管理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