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中國衛星應用專利申請數全球排第二

        中國新聞網 2022-11-10 15:46:18


        【資料圖】

        中新網烏鎮11月9日電(中新財經記者 吳濤) 9日,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編著的《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在2022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上發布?!秷蟾妗凤@示,近年來,全球衛星互聯網技術創新活躍,專利申請數量持續增加。

        其中,中國的衛星應用專利申請數量占全球衛星應用專利總申請數量的27.05%,全球排第二,在2021年,中國衛星應用專利申請數量達到9546件。排名第一的是美國,第三是日本。

        《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22》《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2》藍皮書發布現場。供圖

        《報告》還顯示,全球衛星互聯網產業加速發展,前景廣闊。全球近30億人尚未接入互聯網,衛星與地面蜂窩聯合組網,有望以更低成本實現廣覆蓋,而且網速也尚可。根據網速測試機構Ookla公布的數據,某公司旗下的衛星互聯網服務剛剛完成測試,在15個國家的平均下載速度已經超過100Mb/s。

        除此之外,全球衛星導航市場也十分廣闊。歐盟航天計劃機構(EUSPA)發布的市場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市場規模為1989億歐元,較2019年增長31.98%。其中,服務收入為1505億歐元,占比超過75%,設備收入為484億歐元。

        《報告》指出,目前來看,衛星泛在覆蓋和地面基站熱點區域覆蓋具有天然融合、優勢互補的特性,標準兼容成為衛星通信的主要方向。當前,以各大國際聯盟組織為主體,正在全球積極開展衛星互聯網相關技術標準的研究與制定。

        例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3GPP)標準組織已將衛星接入技術列為5G多種接入技術(NTN)之一,面向R16版本,啟動NTN技術標準的可行性研究;面向R17版本,啟動NTN技術規范的制定工作。

        《報告》稱,從衛星用戶分布看,商業衛星占比近70%。衛星商業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將推動市場規模實現突破,促進相關產業收入逐年增高。目前,地面設備制造業收入占比達到 50%,與衛星服務業共同推動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

        此外,隨著新興技術的不斷創新,衛星發射成本將持續降低,推動衛星互聯網產業快速發展。3D打印、柔性制造等先進制造技術降低了衛星研發與生產成本,一箭多星、火箭回收等技術使得衛星發射成本大幅度降低。(完)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