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年度最精彩的天象——月全食如約而至!
這次月全食有兩大特點:我國絕大部分地區都可以看到全食的“紅月亮”階段;全食階段月球會遮掩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的天王星。
現在我們一起來揭開“紅月亮”和“月掩天王星”的神秘面紗~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01
揭開月食的神秘面紗月食是如何形成的?
這次月全食的初虧發生在北京時間11月8日17時09分,食既18時16分,食甚18時59分,生光19時42分,復圓20時49分。
月食是一種較為罕見的天象。月亮本身不發光,只有被太陽光照亮才會讓我們看到。滿月時,月亮、地球、太陽排成一條直線,如果地球恰好走到月亮和太陽正中間,擋住了照向月亮的太陽光就會出現月食。
月食成因示意圖 圖源:天文愛好者雜志
月食大致可分為三類:
(1)月全食:此時日地月恰好處于一條直線上,月球可完全進入地球的本影中。月全食是三種月食中最精彩也是最值得關注的。
(2)月偏食:月球僅能部分進入地球的本影之中,也就是其僅能有一部分變暗。
(3)半影月食:月球僅能掠過地球的半影,此時僅有少量日光被地球遮擋,因此月球形狀不會改變,而是只會看起來比滿月時略暗一點點,因此難以察覺。
月食的種類和過程示意圖 圖源:天文愛好者雜志
02
為什么月全食是紅色的?
因為太陽光是由七種顏色光組成的,這些光在經過大氣層時由于波長不同會發生不同的程度的折射和散射,因此太陽光在經過地球濃厚的大氣層時把紫、橙、青、藍、綠、黃光都吸收了,只剩下紅色光能夠穿透,并被大氣層折射到月球上,于是在月全食時,我們看到地影里的月球就呈現出赤紅色。
圖源: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青島觀象臺
03
附贈奇觀——月掩天王星
在這次的月全食期間,還有一個難得一遇的天象,就是月掩天王星。通俗一點講,就是月球會“吞掉”天王星,過一段時間后再“吐出”。
月亮相對于星空背景自西向東運動,平均每天穿行約13°,每小時向東移動約半度,相當于月亮的視直徑。在移動的過程中,經常會把天空背景上的行星或恒星遮擋住,從而形成“月掩星”的天象。
對天王星來說,從今年2月到明年2月,每月都會發生月掩天王星的天象,但天王星亮度太低,會淹沒在月球的光輝中不容易分辨出來,每次都只在全球不同的局部地區才可以見到。
由于掩星正好發生在月全食階段,所以這一次是最難得的一次,月亮完全進入地影,亮度大大降低,可以清晰地觀賞到它將天王星遮蔽的過程。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能看到此次掩星,越往東、北方條件越好,我國西南部分地區由于掩星時月球尚未升起,無法觀測。
月掩天王星與月食過程的關系示意圖(以北京為例)圖源:天文愛好者雜志
觀看“月掩天王星”的方法:
(1)使用雙筒望遠鏡。使用普通家用8-10倍放大率,口徑30-40mm即可,有月球的指引下,將比平時更容易找到天王星。
(2)使用天文望遠鏡。望遠鏡中如小藍點一般的天王星被巨大的月球慢慢遮掩。
2022年11月8日月掩天王星天象中國部分城市所見月掩天王星情況示意圖 圖源:天文愛好者雜志
END
來源:天文愛好者雜志、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青島觀象臺
新華社、北京天文館、深圳天文、上海天文館
整理:劉雪潔、蔡琳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