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2月16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抓總研制的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試驗二十一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年度發射圓滿收官。這也是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首飛以來的第15次發射,實現15連勝。
12月16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將試驗二十一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新華社發(應龍飛攝)
2022年,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共執行四次發射任務,是該型號首飛以來發射次數最多的一年,標志著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正逐步向高密度應用發射階段邁進。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型號總體設計師董曉彬介紹,執行本次發射任務的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首次采用了發動機“定制匹配”方式進行設計,研制團隊通過總體與分系統的聯合論證,根據本次任務特點,挑選出性能上具有最佳適應性的固體火箭發動機,有效實現了發射軌跡優化,讓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飛得更穩、更準。
董曉彬介紹,本次發射任務中的桿系框架結構衛星支架是一款全新的產品,研制團隊采用3D打印技術制備,使產品交付周期較傳統形式縮短40%,在今年高密度發射的緊張周期內,有效保證了任務節點。
此外,采用3D打印技術制造的桿系框架結構衛星支架,在滿足載荷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減輕了自身重量,提升了火箭的運載效率。
自2015年首飛以來,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已完成陸態、海態2種發射方式,轉戰酒泉、西昌、太原三個發射場,連續取得11次陸地發射和4次海上發射任務的圓滿成功,火箭技術狀態成熟,具備年產10發的生產能力。
后續,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將繼續圍繞客戶需求,在保證任務連續成功的基礎上,逐步進入高密度發射狀態,保質保量完成相關宇航發射任務。2023年,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還將采用陸態、海態等多種發射方式,在民用和商用航天發射領域不斷開拓市場。(記者胡喆)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