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聽見車后排坐著的孩子喊叫要上廁所,正在開車的王某某一腳剎車將車停在路邊,隨即伸手打開車輛左前車門。而這時,焦某某駕駛一輛電動自行車快速駛來,照直撞向突然打開的車門,當場倒地不起。近日發(fā)生在河北省邯鄲市邱縣這起機動車“開門殺”交通事故,造成焦某某面部顴骨骨折、身上多處擦傷。經(jīng)當?shù)亟痪块T處理認定,汽車駕駛員王某某負事故全部責任。(12月18日《法治日報》)
停車、開門、下車看似平常無奇的小事,但稍有疏忽不慎,就有可能造成嚴重后果。坊間一直就有“開門殺”的說法,指駕駛人或乘客下車前沒有觀察清楚車后方的情況,就貿(mào)然打開車門下車。這種行為往往暗藏“殺機”,如果這時有電動車或者自行車剛好在車后方行駛且距離比較近,就會導致騎車人反應不及時撞到車門上造成傷害。
對于機動車在道路上臨時停車和乘客乘坐機動車,《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均規(guī)定了相應的行為規(guī)范,其中包括“開關車門不得妨礙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不過,這一規(guī)定在一些駕駛人和乘客那里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有人甚至對此并不清楚知曉,因此該規(guī)定未能內(nèi)化為他們的行為準則。在實際操作中,不少人只考慮自己下車的急切,不考慮他人通行的安全,對于車后方情形疏于觀察,很容易導致意外發(fā)生。
“開門殺”既是一種嚴重的交通事故,也是一種侵權行為,需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如果“開門殺”造成人員傷亡,駕駛人和乘客在內(nèi)的責任人除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外,還可能涉嫌交通肇事罪被追究刑事責任。而無論是賠償還是判刑,都無法挽回“開門殺”造成的后果,彌補給受害人及其家屬帶來的傷害。因此,在依法追責的同時,更重要的是通過社會各方共同發(fā)力,從源頭防范“開門殺”。
首先,駕校將“荷式開門法”納入駕培課程。對于廣大駕駛人,除了告知“開關車門不得妨礙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更應讓其知道如何做可以避免“開門殺”。近年來,“荷式開門法”又稱“回頭開車門法”備受一些駕駛人和乘客推崇——司乘人員開車門時使用距車門較遠的手開門,坐在左側的人用右手開車門,坐在右側的人用左手開車門,從而強迫自己有一個轉體動作,更好觀察后方情況,減少視覺盲區(qū)。2020年5月起,北京市駕校培訓專門增加了“回頭開車門法”相關內(nèi)容,各地交管部門、交通運輸部門、駕培機構等也應積極借鑒、推廣此法,幫助駕駛人養(yǎng)成規(guī)范停車開門的習慣。
其次,落實出租車、網(wǎng)約車司機提醒義務。在“開門殺”的問題上,一些機動車駕駛員存在著“誰開門,誰擔責”的認知誤區(qū)。事實上,如果司機沒有盡到提醒義務,乘客突然開車門導致事故發(fā)生,司機也要承擔責任。如果出租車違法停車且未盡到提醒義務,可能承擔“開門殺”事故的全部責任。為此,交通運輸部門應加大出租車、網(wǎng)約車司機的教育培訓力度,引導其規(guī)范停車并盡到提醒義務,避免乘客“開門殺”事故。
此外,非機動車駕駛人要提高安全意識。“開門殺”事故的發(fā)生,既源于機動車駕駛員和乘客缺乏安全意識,也與非機動車車速過快、駕駛人安全防護措施不足有一定關系,防范“開門殺”,同樣需要非機動車駕駛人參與進來,做好安全出行。駕駛非機動車時要走非機動車道,佩戴安全頭盔,路過停在路邊的車輛時注意減速慢行,保持與車輛的橫向安全距離,防止車門突然開啟引發(fā)事故。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