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光明日報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溫源、周洪雙)20日上午9時,世界技術難度最高、單機容量最大、裝機規模第二大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最后一臺機組順利完成72小時試運行,正式投產發電。至此,白鶴灘水電站16臺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全部投產發電,標志著我國在長江上建成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
白鶴灘水電站一景。新華社記者?胡超攝
白鶴灘水電站位于四川省涼山州寧南縣和云南省昭通市巧家縣境內的金沙江干流下游河段上,是實施“西電東送”的國家重大工程。工程規模巨大,地質條件復雜,綜合技術難度位居世界第一。三峽集團攜手國內水電建設和裝備制造企業,堅持創新驅動,攻克了一系列世界級技術難題,創造了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單機容量、300米級高拱壩抗震設防指標、地下洞室群規模等六項世界第一,推動我國水電全產業鏈、價值鏈和供應鏈水平顯著提升。
三峽集團在長江干流建設運營的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三峽、葛洲壩6座巨型梯級水電站,共安裝110臺水電機組,總裝機容量達7169.5萬千瓦,形成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6座水電站聯合調度、協同運行,年均發電量可達3000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煤約9045萬噸,有效緩解華中、華東地區及川、滇、粵等省份的用電緊張,為“西電東送”和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提供有力支撐。
《光明日報》( 2022年12月21日?01版)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