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微頭條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系列解讀⑨打通農技推廣“最后一公里”

        光明網-科普中國 2023-01-06 18:40:37

        作者:劉麗、孫煒琳,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依靠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黨的二十大報告繪就了實現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的宏偉藍圖,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進一步吹響了科技驅動農業強國建設的號角。科技驅動農業強國建設既要“頂天”,又要“立地”,既要著眼于世界前沿技術和基礎研究,爭取世界農業科技前沿領域的話語權,又要面向產業需求,讓先進前沿的農業科技成果下沉進村、入戶、到田,讓農民學得會、用得上。農技推廣作為連接科技和經濟的關鍵環節,是將先進前沿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促進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利器。

        一、打通農技推廣“最后一公里”,對加快科技驅動農業強國建設意義重大


        【資料圖】

        《“十四五”全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規劃》指出,到2025年,我國農業科技整體實力穩居世界第一方陣,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4%。要實現這一目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農技推廣的效率和質量。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著力解決好農業科技創新體系中存在的各自為戰、低水平重復、轉化率不高等突出問題。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農業科研院所以及農業高等院校的科技成果轉化率分別為18.86%與16.79%;根據科學技術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數據統計,我國涉農企業科技成果轉化率也不足50%。打通農技推廣“最后一公里”將極大提高我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將更多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和農民收益,對于提升農業科技創新整體效能、加快科技驅動農業強國建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二、打通農技推廣“最后一公里”仍面臨較多挑戰

        改革開放以來,經過多年建設,我國逐步建立起以政府公益性農技推廣機構為主、以科研院所和高校為代表的準公益性推廣機構和以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為代表的市場性推廣機構多元共存的農技推廣體系。農技推廣體系不斷改革創新,為當前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1%發揮了關鍵支撐作用,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引領產業升級、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近年來,隨著農業生產新業態的不斷涌現,廣大農業生產主體對農業技術的需求呈現多樣化,打通農技推廣“最后一公里”仍面臨較多挑戰,主要表現在:

        政府公益性農技推廣機構投入不足,提供的農技服務內容及技術類型與農業生產的多樣化需求匹配度不夠。市場性農技推廣機構服務范圍覆蓋面窄,服務群體較為分散,推廣的技術相對單一,無法解決區域性產業發展面臨的技術難題。政府公益性農技推廣機構與市場性農技推廣組織沒有形成合力,力量分散。從整體來看,科技成果的市場轉化機制尚不健全,農技推廣模式較為單一,農技推廣手段較為傳統,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不充分。

        三、打通農技推廣“最后一公里”,提升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效能

        構建多元互補、高效協同的農技推廣體系。進一步深化建設以政府公益性推廣機構為主導,以科研院所、高校、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為補充的多元化農技推廣體系,加快完善“一主多元”的基層農技推廣服務網絡。構建協同互補的農技推廣運行機制,強化公益性農技推廣機構與準公益性及市場性農技服務機構的有效對接,明確多元主體的角色定位與功能發揮,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堅持政府公益性推廣體系的主導地位,加大基層農技推廣投入,設立專項保障經費,強化政府農技推廣的公益性職能。

        立足產業需求,強化市場導向,全方位提高農技推廣效率和質量。堅持立足農業生產一線,強化市場在農技推廣的導向和篩選作用,加強政府公益性農技推廣隊伍建設,搭建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和科技研發人員交流平臺,切實提高基層農技推廣水平。扎實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以產業需求為基礎,鼓勵以“農資+服務”、技術托管、示范帶動等多種方式開展農技服務,優化資源配置,加速實現技術服務的專業化。立足現代農業集約化、標準化特征,大力推廣科技示范園區、科技小院、項目帶動、企業參與等新興技術推廣模式,切實提高農業技術推廣成效。

        充分利用新手段、新平臺推動農業科技與產業融合,成果與市場結合。加強科技服務載體和平臺建設,搭建集“農技需求-交流培訓-農資交易-技術服務”等為一體的農業技術服務數字化平臺,為農業技術推廣提供精準化、智能化服務,助推農業科技與產業融合。整合資源,以新電商平臺為基礎,健全市場轉化機制,加速農業科技成果與市場結合,以市場反哺產業和科研,實現互惠互利、良性循環。利用互聯網新媒體手段搭建與農業生產者的技術交流平臺,建立低成本、高效率、便利化的反饋互動機制,提高農業技術推廣效率。

        關鍵詞: 農業強國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