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ixabay
(資料圖)
近日,英國科學家發表的一項研究揭示了肥胖相關疾病中性別差異的生物學基礎。研究人員觀察到,雄性與雌性小鼠脂肪組織中構建血管的細胞存在顯著差異。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交叉科學》。
約克大學運動與健康科學院教授Tara Haas說,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上與肥胖相關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胰島素抵抗和糖尿病等。
“人們使用嚙齒動物模型研究肥胖,以及與肥胖相關的疾病,如糖尿病。但他們通常只研究雄性嚙齒動物,因為雌性對同樣類型的疾病有抵抗力。”該研究負責人Haas說,“我們對探索這種差異非常感興趣,這說明女性體內發生了一些可以保護自己的非常有趣的事。”
Haas團隊在早期的一項研究中觀察到,當小鼠變胖時,雌性會長出許多新的血管,為擴張的脂肪組織提供氧氣和營養物質,而雄性新增的血管則很少。在最新研究中,Haas和約克大學博士生Alexandra Pislaru、助理教授Emilie Roudier等合作,重點研究了脂肪組織中血管內皮細胞的差異。
該團隊使用軟件篩選了數千個基因,以鎖定與血管生長有關的基因。他們發現,雌性小鼠體內與新血管增殖相關的過程較多,而雄性小鼠體內則是與炎癥相關的過程較多。Haas說:“其他研究表明,當內皮細胞有這種炎癥反應時,雄性會出現功能異常,對刺激的反應也不正常。”
“通過觀察,我們發現女性內皮細胞即使長期在高脂肪飲食的壓力下仍能表現出持續的彈性,這令人興奮。我們的研究結果可以幫助研究人員更好地理解為什么肥胖在男性和女性中表現不同。”該研究共同第一作者Pislaru說。
研究人員還檢查了從人體內取出的內皮細胞在培養皿中的表現。Haas解釋說:“即使把它們從體內取出來,沒有了循環性激素或其他因素,男性和女性的內皮細胞仍有很大差異。”
女性內皮細胞復制更快,而男性內皮細胞對炎癥刺激更敏感。通過與之前公布的數據集進行比較,研究人員發現,與雌性相比,老齡雄性小鼠的內皮細胞也表現出更多的炎癥特征。
“不能假設兩性對同一系列事件的反應是一樣的。”Haas解釋說,“這不僅是一個與肥胖有關的問題,而且是一個更廣泛的概念性問題,包括老齡化對健康的影響。我們的研究結果意味著,在某些情況下,對男性理想的療法對女性并不理想,反之亦然。”
雖然人類和小鼠有不同的基因,但Haas認為這些發現可能適用于未來的研究。他對在人身上研究這類細胞很感興趣。(李木子)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