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熱頭條丨銀河系發現恒星“墓地”

        中國科學報 2023-01-20 09:42:26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從滿天星斗中尋找超新星遺跡,就像開盲盒,有很多遺跡屬于“隱藏款”,通常很難窺見真容。據《自然》報道,近日,加拿大天文學家研究出了“開盒”利器—— 一種新的射電觀測方法,一舉發現了20多顆此前未曾發現過的超新星爆發遺跡。

        銀河系中的恒星至少每100年便會作為超新星爆發一次。這些劇烈的爆發是大質量恒星在“生命”盡頭最后的掙扎。爆發過程中,大量塵埃和氣體被噴射到距恒星數光年遠的地方,形成持續數千年才能消散的超新星遺跡。

        這些遺跡對于天文學家來說是寶礦,蘊藏著產生恒星、行星甚至生命的重元素,有助于挖掘銀河系的相關信息。

        目前,天文學家已在銀河系中發現數百個這樣的遺跡,但這還不到遺跡總數的1/5,其中大多數都是通過探測遺跡殘余物膨脹時發出的射電輻射發現的。但許多遺跡的射電輻射都太過微弱,無法被探測到。

        “缺失的超新星遺跡是個問題。我們知道總共有多少,但實際觀測到的要少得多。”阿爾伯塔大學天文學家Brianna Ball說。

        Ball帶領團隊試圖找到這些“隱藏”的遺跡。他們研究出追蹤超新星遺跡的新方法——澳大利亞平方公里陣列探路者射電望遠鏡(ASKAP)與坐落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帕克斯天文臺強強聯手,通過匯聚二者的觀測能力,在相同的夜空中看到了不同的“風景”,即此前從未見過的超新星遺跡。

        “我們發現了21個新候選者,首批觀測得到的圖像證明新方法效果非常好。”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射電天文學家Roland Kothes說,但相關研究目前還未發表。

        該團隊發布的圖像中展示了21個新發現的超新星遺跡中的5個,其中一個形狀像8的遺跡,在圖像左上方隱約可見。這張圖像是在靠近銀核(銀河中心)的螺旋臂(也稱為外臂、矩尺臂)拍攝到的。那里的塵埃和氣體遮蔽了可見光。

        Ball指出,去年ASKAP開始對南半球的整個天空進行為期5年的觀測,這有助于發現更多超新星遺跡。(徐銳)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