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編者按:最近,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2》正在熱映,其中,宏大的科幻場面和硬核的科學知識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電影中,地球要去的目的地是比鄰星,這也恰恰是三體人的母星,除此之外,在《變形金剛》《阿凡達》中。都有比鄰星的身影,為什么它能被科幻作家所喜愛?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茍利軍進行了解答。
茍利軍:地球流浪的終點是比鄰星,而比鄰星也是三體當中的一顆恒星了。在現實中,它距離球4.23光年,也是離我們太陽系最近的一顆恒星,正是因為它最近,所以科學家對它了解就更多一些,它也就成為了人類旅游太陽系外世界的第一站。
我非常希望在以后的太空時代能夠實現這樣的場景,但是現在還很難。我們知道20世紀70年代時,美國發射了旅行者一號、旅行者二號兩個探測器,盡管到目前為止,旅行者一號已經飛出了太陽系,但是要飛向比鄰星,有人曾經計算過,還需要約7萬年左右的時間。
《流浪地球》電影當中,地球要花2500多年的時間駛向比鄰星,按照我們現有的技術幾乎是沒有可能實現的,是一種美好的現象。
監 制:戰 釗
策 劃:宋雅娟 蔡 琳
編導組:宋雅娟 蔡 琳 肖春芳 林佳欣
本期編導:蔡 琳
聯合出品: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 蝌蚪五線譜 光明網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