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新華社堪培拉2月22日電(記者岳東興)澳大利亞國立大學22日發(fā)布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通過分析貫穿地球的地震波,認為地球的最內(nèi)核可能是半徑約650千米的鐵元素球。
據(jù)介紹,科學界通常認為地球結構包括地殼、地幔和地核,其中地核又分為外核和內(nèi)核。但由于對地球深處進行探測非常困難,科研人員對地核最深處所知不多。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研究人員在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新一期上報告說,他們分析了約200次6級及以上地震的數(shù)據(jù)。有些地震波的傳播會穿過地核到達地球另一頭,然后再反向傳播。研究人員比喻說,這個過程有些像乒乓球來回跳動。此次研究首次分析了沿著地球直徑傳播多達5次的地震波的數(shù)據(jù)。
通過分析地震波穿過地核時出現(xiàn)的變化,以及地震波在不同物質中傳播的特征,研究人員認為,在內(nèi)核的最深處,可能存在一個主要由鐵元素構成的半徑約650千米的球狀結構,它與內(nèi)核中較外層的部分存在明顯區(qū)別。研究人員認為,這個最內(nèi)核是在此前認識的地殼、地幔、外核、內(nèi)核之外的第五層結構。在地球中心的巨大壓力和高溫下,鐵元素會以與人們?nèi)粘UJ知不同的方式組成這個球狀結構。
研究人員表示,地球最深處仍有許多未解之謎,相關研究有助于更好了解地球的形成和演化。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