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光明網訊(記者 張佳興)“農村黑臭水體更是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直接影響農村人居環境。到2025年,要基本消除較大面積農村黑臭水體?!?月22日,生態環境部水生態環境司司長黃小贈表示,2023年,全國計劃完成800余條較大面積農村黑臭水體整治,相關任務已分解下達各省份。
黃小贈介紹,2022年生態環境部出臺實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2021—2025年)》,將農村黑臭水體整治作為“十四五”重點任務予以推進,與城市黑臭水體整治齊頭并進。?
黃小贈表示,“十四五”以來,生態環境部組織各地全面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排查,將群眾反映強烈、面積較大的4000余條農村黑臭水體納入國家監管清單,實行“拉條掛賬、逐一銷號”。為完成2023年農村黑臭水體整治目標,生態環境部將重點抓好三項工作:
一是組織開展試點。為加快建立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典型技術模式和長效機制,2022年,生態環境部聯合財政部開展了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工作,對全國15個城市根據項目投資額和申報治理面積,給予2億元、1億元、5000萬元的分檔獎補。2023年,將加強對試點地區的指導,督促各地通過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系連通、水生態修復等綜合性、系統性治理措施,深入推進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同時,兩部門還將繼續遴選支持有基礎、有條件的地區,開展試點工作。
二是完善政策體系。修訂《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指南(試行)》,進一步完善排查要求,細化成因分析,規范治理效果監測評估,強化水體長效管護,推動整治水體實現長制久清。
三是提升整治成效。以國家監管黑臭水體為重點,對已完成整治農村黑臭水體健全完善日常監督評估機制,創新監管手段,加強調研評估,推進農村黑臭水體信息公開和公眾監督,確保取得整治實效。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