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以“合法”交易為幌子搞利益輸送,手段更趨隱蔽、發現和查處難度加大 嚴查以虛假交易掩飾權錢交易
(相關資料圖)
浙江省三門縣紀委監委堅持階段性整治和常態長效管理相結合,針對以虛假交易掩飾權錢交易等問題,部署開展專項整治,并將減少權力尋租空間等情況納入日常監督、政治巡察中統籌推進,通過抓實以案促改,推動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圖為該縣紀檢監察干部在銀行走訪了解有關情況 陳昌暉 攝
2月21日,海南銀保監局黨委印發以案促改工作方案,針對該局原一級巡視員秦會忠案暴露出的安排親屬打掩護、以虛假交易掩飾權錢交易等問題,部署開展所轄干部及其近親屬個人投融資行為專項排查、以權謀私行為專項排查等行動。日前,秦會忠涉嫌受賄罪一案,已由海南檢察機關依法提起公訴。
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工作報告提出:“堅決查處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各級紀委監委積極應對腐敗手段隱形變異、翻新升級新態勢,透過現象看本質,通過抽絲剝繭、去偽存真,發現問題線索,還原事實真相,嚴查以虛假交易掩飾權錢交易,揭開披著“市場化”“專業化”操作外衣的偽裝和掩飾。
以虛假黃牛養殖場、虛假裝修工程等打掩護,收受好處費
2022年6月30日,剛剛曠工和監管對象打完高爾夫球的秦會忠,被宣布接受審查調查,并被采取留置措施。
“調查發現,秦會忠是利用虛假協議、借助金融手段來完成利益輸送的典型,其專業化、復雜化程度相當罕見。”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國銀保監會紀檢監察組有關負責人介紹,銀行貸款審批一般是由貸款客戶遞交申請材料,按程序逐級上報審批,而秦會忠卻頻頻接受企業老板請托,利用手中的監管權力,安排銀行領導協調貸款,用程序倒置的方式違規操作。作為回報,這些老板則按照秦會忠精心設計的虛假交易向其輸送利益。
2017年、2021年,秦會忠先后兩次利用職務便利,幫私營企業主洪某關聯企業協調融資和貸款。秦會忠收受洪某好處費200萬元。為掩蓋受賄事實,秦會忠與洪某虛構洪某相關公司虛假投資入股秦會忠胞弟的黃牛養殖場,簽訂了虛假投資協議。
“表面上看,洪某公司就這次投資進行了專門論證,還多次召開會議,最后由其公司下設的負責農牧業板塊的子公司跟秦會忠胞弟的養牛場簽訂投資協議,交易很完整。但深入調查發現,這家養牛場規模小、現金流少,一筆200萬元的進賬顯得很突兀,且其實際并未用于養牛,而是在短暫停留后,很快打到了秦會忠賬上,這家養牛場實際上就是秦會忠斂財的工具。”專案組工作人員說。
2018年,秦會忠和海南某房地產公司董事長陳某在飯桌上認識。不久,秦會忠攜家人到陳某所在市縣旅游,陳某陪同接待過程中,提出公司經營資金緊張,請秦會忠幫助協調貸款融資。秦會忠欣然允諾,向某農村中小銀行機構打招呼,給陳某放了一筆貸款。
“放第一筆貸款時,秦會忠并未收受好處,主要考慮當時尚未打好掩護,沒準備好就先不收錢。”專案組工作人員介紹,放完貸款后,秦會忠開始謀劃如何瞞天過海收受好處。他安排外甥注冊了一家裝修公司。公司無員工、無業務、注冊地還是一家賓館。
2021年,陳某再次找到秦會忠,請求幫助協調貸款。秦會忠處心積慮設計了虛假交易,建議陳某以名下某娛樂場所裝修名義申請貸款,通過自己掌控的裝修公司走賬,并出面協調海口某銀行幫助辦理。最終,陳某公司申請辦理了4200萬元裝修貸款。在此過程中,秦會忠向陳某提出需要600萬元融資“手續費”。
梳理資金流發現,該筆4200萬元資金中,3600萬元在半個月內分成若干筆進入7家建筑材料、燈飾、勞務、廣告傳媒等公司,并在隨后幾天流向其他公司或自然人,每個環節均留下一定比例稅款。經過非常復雜的資金流向,上述資金最終流入3家公司,通過對公司股權結構、高管人員構成等要素進行分析發現,這些公司均為陳某實際控制的關聯公司,即證實上述貸款實際回流到了陳某公司。該筆貸款在裝修公司中截留的600萬元,被秦會忠用于個人借貸、取現及公司報稅等,部分資金至案發仍留在公司賬戶上。
在上述過程中,秦會忠利用職權幫助陳某名下公司辦理貸款,并通過其外甥“皮包公司”與陳某實際控股的公司簽訂虛假裝修協議,以虛構工程款的方式收受陳某好處費600萬元,屬典型的以虛假交易掩飾權錢交易行為。
虛假交易違背市場規律和平等交易原則,本質上不是商品、服務與錢款的交易,而是公權力與錢款的交易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受賄犯罪突破了以往直接收受財物的形式,出現了新的趨勢。一些行受賄行為披上了“虛假交易”的外衣,開始以一些看似合法的民商事活動來掩飾犯罪行為,如通過入股、合資、投資、理財等方式受賄。披上了民商事交易這件“合法外衣”,行受賄雙方自我安全感大幅提升,自認為只是“打擦邊球”,從而更具僥幸心理,導致該類案件易發多發。
利用虛假合同掩蓋權錢交易。福建省詔安縣城市管理局原局長、縣市容管理局原局長林志強利用職務之便,操縱某環保公司順利中標,承攬該縣生活垃圾滲濾液處理運營項目。事前承諾的好處費如何變現?林志強讓環保公司在簽訂項目服務合同后,再與其“代言人”沈某的勞務公司簽訂一份“日常運營管理維護勞務分包”的虛假合同。勞務公司實際不用履行任何義務,該環保公司以合同報酬“維護費”的形式,陸續支付給林志強及沈某好處費98萬元。林志強還存在其他問題被“雙開”,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
假借真賂。浙江省玉環市公安局網絡安保大隊原大隊長金謙,利用借款“第三人”導演了一出假借真賂戲碼。調查發現,金謙暗地里指揮“第三人”章某某出面,向有求于自己的企業主先后“借款”110萬元。從表面上看,企業主與章某某雙方簽訂了借條,但實際上雙方互不相識,且這筆錢當天就落入金謙的口袋。金謙被“雙開”,因犯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并處罰金25萬元。
以虛假購房掩蓋收受賄賂。2012年,為感謝時任內蒙古銀監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宋建基在某農村信用合作社接收數家村鎮銀行過程中提供幫助,時任該信用合作社董事長王某等人送予宋建基位于海南陵水房產1套,購買價格92.52萬元。事后,為避免受賄問題暴露,宋建基與王某合謀,由宋建基妻子先支付房款、而后行賄人以現金形式將購房款退給宋建基,留下宋建基一家正常付款痕跡,制造由本人付款的假象。宋建基還存在其他問題,被開除黨籍,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
以合作投資藝術品為名收受好處費。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時任浙江銀監局黨委書記、局長韓沂,受浙江某銀行董事長王某某邀請,先后兩次與王某某合作所謂的藝術品投資項目,在不過問、不知曉且不參與任何實際經營的情況下,先后收受王某某以“合作投資”為名所送“收益”共計90萬元。韓沂還存在其他問題被“雙開”,涉嫌犯罪問題被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
杭州市上城區紀委監委第六紀檢監察室副主任馬超分析,從近年來查辦案件情況看,虛假交易呈現出形式多樣性、手段隱蔽性、輸送周期性等特征,一方面“投資”“入股”“理財”“買賣”等各種形式層出不窮,且合同、協議等手續齊備;另一方面以增設環節、安排“白手套”、虛擬貨幣交易等手段進一步增強隱蔽性,且一般不采取一手交易模式,而是按照合同約定的數額、周期來支付錢款。
“虛假交易看上去是一種民商事行為,其實是違背市場規律和平等交易原則的非法行為,本質上不是商品、服務與錢款的交易,而是公權力與錢款的交易,必須予以嚴肅查處。”馬超說。
緊盯有無通過崗位和職權影響謀取利益、有無違背市場交易規律、交易對價是否針對不特定對象等查擺線索
浙江省臺州市紀委監委第二監督檢察室主任方泱注意到,以虛假交易掩飾權錢交易,特定關系人隱匿性強、錢款去向復雜,加之掩飾犯罪事實的機動性強、串供可能大,手段更趨隱蔽、發現和查處難度加大。但只要是違紀違法,便都有跡可查。
在實際查辦中,通過駐點監督、審查調查、信訪舉報等方式,留意異常行為,能有效收集和挖掘問題線索,做到精準發現、嚴肅查處。
2021年1月,玉環市紀委監委在調查另一起受賄案時,了解到金謙案有關問題線索,經過進一步調查,逐步掌握相關情況:該市某機床公司因偷稅漏稅被稅務機關查獲,公司負責人邱某某為避免被追究刑事責任,通過中間人向金謙尋求幫助。不久,邱某某將50萬元現金“借”給一個叫章某某的陌生人,對方當場簽下借條,但未約定利息和還款時間,實際收款人卻是金謙本人。調查人員調取金謙名下銀行卡賬戶等流水臺賬,重點對“借款”時間點前后、大額資金往來等信息進行查詢,發現金謙名下一張銀行卡確有一筆50萬元存款記錄。通過調查組耐心細致的思想教育工作,章某某終于松口,承認50萬元“借款”最終給了金謙,自己充當了“工具人”角色。
馬超說,紀檢監察機關精準查辦虛假交易案件,重點在于正確區分市場交易與權錢交易,圍繞有無通過崗位和職權影響謀取利益、有無違背市場交易規律、交易對價是否針對不特定對象等開展調查取證,從而透過“合法外衣”看本質,發現權錢交易真相。
馬超進一步分析,查辦虛假交易案件,關鍵在于分析借款、投資等行為是否正常,如果發現約定利息明顯偏高、利息計算方式明顯不利于借款人、投資只享受回報不承擔風險等違背市場交易規律的現象,則存在暗中輸送利益的可能;正常的市場交易受到法律保護,沒有必要借第三方名義刻意隱藏當事人身份,增加交易風險,只有當事人故意隱瞞身份,規避查處,才會故意讓交易環節復雜化;正常的市場交易往往針對不特定的交易對象,而權錢交易往往針對特定的行賄對象,紀檢監察機關開展調查取證時,要注重收集受賄人公權私用、為對方謀取利益的證據,構建違規用權和違規收錢的完整證據鏈條,從而對案件實質作出準確判斷。
“為避免問題暴露,一些人一方面不遺余力為自己做掩飾,另一方面在掩飾的過程中也留下了更多的痕跡。”駐中國銀保監會紀檢監察組工作人員分析,一個腐敗案件通常包括四個維度:資金鏈,揭示經濟利益往來;事項鏈,圍繞謀利事項進行的一系列安排;權力鏈,利用職權、衍生權力、影響力幫請托人辦事;朋友圈,領導干部交往密切的人。搞權錢交易、利益輸送,再怎么隱形變異、掩蓋升級,也難免會在其中一些環節留下破綻。一些人費盡心機耍“小聰明”,在“富貴險中求”的僥幸心理中鋌而走險,自以為天衣無縫、不會被發現,到頭來不過是自欺欺人、掩耳盜鈴。
減少權力尋租空間,開展專項整治,嚴查行賄行為,持續做好案件查辦“后半篇文章”
虛假協議、民間借貸,雙方在合約履行、成交價錢、利率時限等方面存在較強自主性,為權力套現、情誼投資、迂回索賄等提供了土壤。各級紀委監委對以虛假交易掩蓋權錢問題深挖細查、系統施治,持續做好案件查辦“后半篇文章”,不斷提高治理成效。
強化源頭防控,堵塞制度漏洞。虛假交易本質上是權錢交易,管住權力才能防治腐敗。針對秦會忠案暴露的監管干部以權謀私,插手干預信貸投放謀取私利等突出問題,駐中國銀保監會紀檢監察組督促銀保監會系統各級黨委進一步扎緊制度籠子,規范監管權力的運行,舉一反三查找權力運行過程中存在的政策空白、監督盲區和執行漏洞,合理確定權力歸屬,劃清權力邊界,厘清權力清單,強化權力流程控制,壓縮自由裁量空間,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最大限度減少監管權力的尋租空間;督促系統各級紀委圍繞監管權力運行的重要環節、重要崗位、重要節點,充分發揮黨內監督和其他監督貫通協同作用,推動各類監督系統集成、聯動互補。海南銀保監局在秦會忠案以案促改工作中,就進一步完善核心監管權力監督約束機制作出了一系列具體部署。
針對普遍發生、反復出現的問題靶向施治。玉環市紀委監委通過“室組地”聯動協作,重點聚焦行政審批、工程建設、醫療保障等領域,持續開展領導干部違規參與民間借貸、違規從事營利活動專項治理。針對違規借貸容易引發權錢交易問題,杭州市上城區紀委監委開展黨員干部違規借貸和公職人員違規兼職專項治理,部署全區各單位開展全面自查,區紀委監委與區委組織部隨機抽取部分區管領導干部自查報告,核查發現相關問題后,當即作提醒談話處理,并要求其所在單位及時督促整改。
嚴查虛假交易中的行賄行為。在嚴查受賄人的同時,江蘇省金湖縣紀委監委建立健全行賄人數據庫,對通過虛假協議、虛假借條等形式掩蓋行賄行為的公司和個人,列入行賄人數據庫“黑名單”,對其在市場準入、稅收優惠、補助補貼等進行聯合懲戒,破除權錢交易關系網。
運用典型案例和身邊人身邊事開展警示教育。秦會忠案發后,海南銀保監局通過召開警示教育大會、開展專題民主生活會、組織案例學習和旁聽庭審等一系列以案為鑒措施,營造從嚴氛圍。詔安縣組織黨員干部分批觀看警示教育片《亦官亦商“兩面人”》,片中剖析了林志強“利用虛假合同、分包合同等手段中飽私囊”等問題,幫助黨員干部認清虛假交易背后的違紀違法本質,營造查處一案、警示一片、教育一批的效果。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