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圍繞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技術創新是提升產業鏈韌性的根本,唯有練好‘內功’才能走得更遠。”全國人大代表,海信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賈少謙認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鏈主企業要勇于“挑大梁”、發揮頭雁效應,帶頭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合作共贏。
“我們在企業內部常講,企業做大了要有‘公責’,也就是民族精神,技術研發需要一種較高的戰略境界。”賈少謙表示,海信一直把企業戰略融入國家發展戰略,積極投身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通過技術研發積極培育核心產業鏈和關鍵環節,推進產業延鏈、補鏈、升鏈、建鏈。
“中國已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顯示大國,需要進一步延伸顯示產業等優勢產業價值鏈,強化國際競爭地位。”賈少謙表示,多年來,海信圍繞大顯示產業進行上下游關聯產業深度布局,打通從底層技術、終端設備、場景應用、云端支撐到內容服務的全產業鏈條。海信以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爭創為契機,匯聚行業頂端研發資源,積極爭創激光顯示領域的國家級研發平臺,搶占顯示技術前沿,以形成可以支撐我國新型顯示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企業的‘公責’不僅在于久久為功集中力量攻克底層和前沿技術,更在于引領產業上下游共同發展”,賈少謙表示,作為智能家電“鏈主”企業,海信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積極推進與產業鏈上企業的深度耦合,以實現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共享、共同發展。2022年海信與鞍鋼等鏈上合作伙伴共計成立28個聯合實驗室,并與京東方等戰略供應商合作開展技術聯合項目190項,實現鏈上企業技術互補。同時海信以自身的穩健發展,拉動產業鏈合作伙伴數量增加、規模提升。2022年僅青島地區就帶動10個品類、15家供方投資建廠和擴大產能,拉動新增年產值近百億。
“延鏈、補鏈、升鏈、建鏈,創新為要。”賈少謙介紹,圍繞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海信始終堅持科技自立自強,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作為重要著力點,在集成電路、新型顯示、虛擬現實、人工智能、軌道交通裝備、智慧醫療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重點突破,將再造3個100億產值的“鏈主企業”。(記者 戰釗)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