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科研生產壓力逐步增大,航天科工203所九室樹立全員“零缺陷”質量意識,加強質量管理,將質量風險降到最低。
強化源頭控制,高質量完成產品交付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九室產品繁雜,種類眾多。針對新研任務多、研制周期短、質量難以把控的問題,九室通過技術攻關,從源頭上進行把控,依據設計規范,充分利用型號“三化”手段,保質保量完成研制任務。如某型號產品,由于采用新款處理器,主控模塊實現“三化”設計,可擴展性好、處理數據性能優越,技術狀態很快成熟穩定,順利轉入批量生產,周期大幅壓縮。在此基礎上,主控模塊應用于多種產品,適配多個應用場景,形成了高質量的貨架產品,拓展了產品市場。
加強軟件產品“三化”庫建設,制定年度“三化”庫入庫計劃,開展三化產品整理工作,根據研究室四個專業發展需求,前期進行規劃,建立產品結構樹,并根據專業發展,產品技術路徑的拓展,不斷擴充產品結構樹,目前已經有27個產品入庫。通過實施“三化”設計,成功實現了降本增效,保質保量地完成產品研制交付,給任務提供了有力保障。
堅持問題導向,深入開展質量工作
針對平時工作中的各類問題案例,九室將問題清單拉條掛賬,為確保質量問題的落實進行舉一反三,對相應的規章制度和設計規范等進行閉環檢查。
工作中發生質量問題要閉環處理,對質量問題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對發生的質量問題深入分析原因,追根溯源,舉一反三,確保解決一個問題,提升一批設計師的質量把控能力,同時做到質量意識入腦入心。
外協、外購嚴格把控,做到心中有數
對于關鍵任務、時間緊迫的任務,九室會到外協單位現場調研,審查廠家的技術能力、管理能力,對能否滿足科研生產需求和質量保證需求,做到心中有數。如一個新研制的產品,四個外協方分別位于北京、杭州、株洲三個地方,九室領導及設計師對外協方一一走訪、審查,進行了充分的調研,將型號質量要求層層分解,逐一傳達。
室領導殷彤介紹,如批產用的電源模塊,在產品的生產準備階段、性能測試階段等生產的關鍵節點,還會直接下廠,對生產準備情況、工藝紀律執行情況、產品技術指標符合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確保電源模塊質量一致、生產過程可追溯、生產進度滿足要求。外協產品驗收時按照任務書、技術要求等文件逐項、逐條檢查,形成內容詳實的驗收記錄。通過一系列舉措加強質量管控。
加強全員培訓,樹立全員質量意識
組織全體職工學習《質量問題警示錄》,做到警鐘長鳴。通過警示案例的學習,提升全員質量意識,對產品質量心懷敬畏。開展主任師講壇、總師講壇進行培訓,邀請相關專家對質量管理體系、工藝可靠性進行授課。
研究室經常進行專業技術交流,講授工作中的感悟心得,防范隱患于未然。對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進行內部討論學習,開闊眼界,鼓勵使用新的、可靠性高的技術。
對禁限用工藝進行宣貫,對零缺陷質量管理辦法進行培訓,推進質量管理要求落地。實現質量零缺陷,人人質量一百分。
加強技術狀態基線管控,嚴控技術狀態更改落實
加強產品技術狀態管控,嚴控技術狀態更改。強化對技術狀態標識、控制、記實和審核工作的管理,確保產品技術狀態受控。
對室里產品的全壽命周期技術狀態管理進行梳理,落實技術狀態管理要求,對設計師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對文件正確性加強審查,層層把關,確保文件編寫質量,做到文文一致、文實相符。軟件狀態的固化和更改嚴格落實到“三庫”(開發庫、受控庫、產品庫)中,嚴格出入庫管理制度。
發揮傳幫帶作用,讓新人快速適應崗位
為了讓新人快速適應崗位需求,充分發揮導師帶徒的作用,每個設計環節都有有經驗的設計師伴隨保障。像電路板之間的電氣連接,新設計師使用導線焊接連接,會導致維修時需要使用電烙鐵,增加了現場維修難度。老師傅則會建議在功能模塊中增加一對連接器,維修時方便查找問題。
“產品質量是一個體系工程,要全員默契配合,勇于承擔責任,不回避短板,通過不間斷的教育、培訓、實踐,九室全員質量把控能力不斷提升,質量意識不斷提高。”殷彤表示。(吳巍、王亙)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