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焦點!走進城市看不見的角落 航天技術寫入“智慧新城”

        光明網 2023-04-14 17:31:22

        電影《瘋狂動物城》中,按照氣候和環境劃分了城區,完善的市政設施,井然有序的運行方式,透露著一座智慧城市的魅力。讓觀影者神往的同時也思考著人類的城市會如何發展。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3所,有這樣一支團隊,他們常年奔走在各個城市,專門治療各種“城市病”,為城市做“升級和改造”。每一年他們會去到60個左右城市,忙起來的時候3天奔赴4個城市。他們用航天技術為城市市政常見的“跑、冒、滴、漏、偷”問題提供著各種智慧化的解決方案。


        【資料圖】

        專治“城市病”

        在城市看不見的地方,各種市政交錯縱橫,被稱為“城市的生命線”,擔負著信息傳遞、能源輸送、排澇減災等重要任務,是維系一座城市正常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40多年來,我國經歷了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發展進程波瀾壯闊,帶動了整個經濟社會發展,但在城市建設成為現代化建設重要引擎的同時,也集中涌現出了地面塌陷、氣體泄漏等各種存在安全隱患的“城市病”。

        圍繞著智慧市政、智慧城管、智慧管廊、海綿城市、生物識別技術等領域進行前沿技術跟蹤、關鍵技術攻關、核心產品研制,203所智慧市政團隊在智慧市政領域不斷開拓市場空間,用航天技術助力現代城市建設。

        在江西撫州東鄉區,居民生活的幸福感正在上升。203所的“智慧城管平臺”建成后,實現了對區域內人員、車輛、路燈、市政等的實時智能化監督,案件處置效率提升到100%,路燈亮燈率由85%提升到99%,整個城區變得更加智能。

        他們為贛州蓉江新區裝上一個“智慧云腦”,覆蓋新區規劃建設、社會民生、城市治理等多個領域,使問題巡查發現效率從20分鐘提升到1分鐘,其中主動發現率達到70%以上。順應著“先地下、后地上”的建設規劃,他們還給雄安新區的每條地下管線設計安裝了“電子身份證”,助力這座國際一流、綠色、現代、智慧城市的建設。

        2013年智慧市政團隊組建時,面臨著窘迫的無產品、無隊伍、無市場“三無”局面。幾年下來,他們中不僅有高級工程師,博士和碩士占比也達到半數,已經完成管線定位、狀態監管、應急處置、輔助規劃、信息平臺5大業務信息系統的研發,部分產品形成上萬臺年批產能力。在一次次摸索中,他們找準了自己的策略——圍繞“計量立所,產品強所”的理念,在全國進行市場布局,拓展物聯感知板塊業務。

        目前,203所的項目已經覆蓋60余家政府用戶和燃氣、鐵路、石油石化、電力、港口等100余家行業用戶。

        把航天技術帶去更多城市

        中國安全生產協會頒發的安全科技進步一等獎、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安監博覽會頒發的“技術創新獎”、新型智慧城市創新實踐之星、集團種子池雙創項目、“城市生命線守護神”......

        隨著技術與產品一次次得到用戶的高度認可,團隊的付出得到回饋,收獲的獎項和榮譽也越來越多,重要的是,奠定了二院在國內智慧市政領域的領先地位。

        203所產業布局副總指揮李雪由于一年出差天數達二百余天,常常會在睡醒后先想一下今天是在哪個城市。“我們團隊每個人都是這樣,只要客戶有需求,會力爭做到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解決。”

        元旦、元宵節,為了制作一份精益求精的標書,他們經常犧牲掉各種節假日。“最難的是每次去外地投標,為了盯緊隨身攜帶的幾箱標書材料,我們經常飯都不敢吃。”

        利用航天技術打造民品品質是這個團隊不斷攻下一個又一個項目的法寶。“簡單來說,航天基礎理論是我們的依托,再結合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先進技術,融合算法研究、軟硬件研發、項目實施、運維服務于一體。”李雪介紹。

        不僅能夠提供整體解決方案,還能提供各種物聯網硬件監測產品和相關軟件系統產品。如今,二院的智慧市政產品體系已經涵蓋水、電、熱、氣各類市政管線的60余款硬件和20余款軟件。“國家政策為我們帶來很多機遇,但是作為一支搶占市場的隊伍來說,我們的市場開拓能力和產品推廣力度不夠,還要繼續提高市場化競爭力和創新力。”李雪不斷思考著下一步該如何走。

        在這個春天,他們要把航天技術帶去更多城市。(顧航瑜、吳巍)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