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4月17日消息(記者蔣勇)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環球新財訊》報道,今年以來,數字人民幣試點繼續跑出“加速度”。景區打卡、公積金繳存、外幣現鈔兌換,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不斷豐富。
“第一次使用數字人民幣,無論是在景區購買門票還是在景區購物消費,只要打開手機里的數字人民幣錢包,直接掃碼就可以了,沒想到如此方便。”一名游客說。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眼下正值春暖花開之際,各地景區、公園游客人數顯著回升。江蘇扎實推進文旅領域數字人民幣應用,為文旅市場復蘇創造良好的消費環境。
江蘇無錫拈花灣小鎮是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景區聚焦數字人民幣“+旅游”“+消費”“+文創”三大主題場景,游客到拈花灣游玩,就能體驗數字人民幣帶來的消費便利。
景區內一家便利店負責人說:“景區游客數量明顯增加。我們今年推廣了數字人民幣這種新的消費模式,比較新穎,操作也比較簡單,能夠吸引年輕客戶主動下載這款App使用和支付,老年客戶也能比較方便地使用。總體來說客戶接受度很高。”
中國農業銀行無錫分行信用卡中心業務主管張劼裕介紹,銀行結合地方資源優勢與發展特色,在數字人民幣錢包應用、數字人民幣促消費等領域不斷探索創新。“為增加廣大市民辦理數字人民幣的趣味性,我們對接拈花灣管理公司,開通對公數字人民幣錢包,開展了景區內收銀一體化服務優化工程,實現所有自營和聯營商戶設備端改造工程。景區內70余戶餐飲、酒店、客棧等商戶均可以實現數字人民幣消費,打造數字人民幣消費場景樣板,提升市民數字人民幣支付新體驗。參與試點的用戶、商戶、交易規模均穩步增長。”張劼裕說。
作為全國首批數字人民幣試點城市之一,江蘇蘇州今年一季度數字人民幣試點新增落地場景2.6萬個,相關試點銀行推動了一批重點場景的創新落地。蘇州公積金中心日前推出《蘇州住房公積金數字人民幣場景應用標準(試行)》,提出了數字人民幣在公積金歸集、提取、貸款和轉移等業務場景中的建設標準。
浙江義烏被譽為“世界超市”,與全球230多個國家和地區保持貿易往來、外向度高達65%,支付應用場景非常豐富。今年3月,浙江省第一臺離行式數字人民幣兌換機在義烏國際商貿城啟用,用戶只要放入現鈔,機器就會自動根據實時匯率,兌換人民幣現鈔或者兌換到用戶的數字人民幣硬件錢包,讓外貿支付更簡單。這臺兌換機支持18種外幣現鈔,基本可以滿足外籍客商、經營戶的日常消費、采購需求。
今年3月,浙江義烏還發布了《深入推進義烏小商品市場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方案》,明確提出力爭到今年年底,小商品市場線下在營商戶支付場景覆蓋率達到90%。小商品市場數字人民幣交易金額超過100億元,交易筆數超過100萬筆。
央行在今年4月召開的2023年貨幣金銀和安全保衛工作電視會議上表示,要繼續穩妥推進數字人民幣研發試點,持續完善頂層設計,積極探索應用創新,要進一步提高數字人民幣研發試點攻堅能力,更好統籌發展與安全。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對于貨幣形態數字化的要求越來越迫切。逐步實現法定貨幣的電子化和數字化有助于滿足數字經濟時代發展對貨幣和支付體系的更高要求。目前,數字人民幣的應用場景已經覆蓋生活繳費、餐飲服務、交通出行、購物消費、政務服務等多個領域,場景越來越豐富,一方面提升了數字人民幣的用戶體驗,另一方面也讓數字人民幣作為法定貨幣的功能發揮得更充分。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