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器有許多類型,國內耳熟能詳的航天器包括“天宮”空間站、“北斗”衛星和“嫦娥”系列月球探測器等。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另外一種航天器,軌道飛行器。
(資料圖)
現有的軌道飛行器依靠運載火箭,垂直發射進入空間軌道,集成衛星和飛機的技術特點,能像衛星那樣在太空實現軌道飛行,還可以像飛機那樣再入大氣層滑翔著陸,且具有重復使用能力,是可以多次往返于地球和太空的航天器。軌道飛行器最經典的應用案例莫過于由美國NASA研制的航天飛機。航天飛機由軌道飛行器、外掛燃料貯箱和固體助推器三大部分組成。軌道飛行器是航天飛機的主體,航天員在軌道飛行器前段內進行工作或休息,有效載荷則存放于軌道飛行器中段,軌道飛行器后段由垂直尾翼、三臺主發動機和兩臺軌道機動發動機組成,負責提供動力。外掛燃料貯箱與軌道飛行器相連,負責為軌道飛行器補充燃料。固體助推器則是為了在航天飛機起飛時,提供相應的推力。
航天飛機的用途廣泛,除了可以運送航天員和有效載荷,還支持在太空中進行大量的科學實驗和空間研究工作,也可以把人造衛星從地面帶到太空中釋放,或維修太空中失效的無人航天器。盡管航天飛機的功能如此強大,但其軌道飛行器的維修難度太大,導致復用的價格過高,平均每次發射成本為15億美元,且航天飛機維修后的發射風險仍然居高不下,迄今為止,已經有兩架航天飛機在任務中爆炸,導致14名宇航員喪生,航天飛機最終于2011年退出歷史舞臺。
雖然,航天飛機已經退役,但其相應技術得以保留,并為后續軌道飛行器的研發打下基礎。
目前,美國最新一代軌道飛行器,代號X-37B,由波音公司生產,其外型與航天飛機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整體尺寸只有航天飛機的四分之一,曾搭載宇宙神5和獵鷹9火箭進行發射,飛行器入軌后利用自身配備的軌道機動系統實現機動變軌。X-37B共執行過6次在軌飛行任務,其中最后1次任務于2020年5月17日開始,至2022年11月12日結束,在軌時長多達908天,但美國并未對外公布此次X-37B在軌飛行的任務清單。這不禁引發了專家們對X-37B的聯想,X-37B在過去兩年多的時間里執行了哪些任務?X-37B究竟具有哪些功能?
根據現有信息,為NASA執行最后一次發射任務的“亞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長約37米、翼展約24米,運載能力為69噸。與“亞特蘭蒂斯號”相比,X-37B的尺寸較小,長約8.8米、翼展約4.6米,運載能力在2噸左右。因此,X-37B在運輸方面并沒有多少潛力可以挖掘,人們更多關注其在軍事方面的應用。由于X-37B是美國的絕密裝備,目前也只能根據現有信息對其軍事用途進行推測。首先,X-37B具有極長時間的在軌飛行能力,既可以充當通訊的中繼,也可以作為對地面監視的高空平臺,而且X-37B的變軌能力,將使得反衛星導彈無法命中。相反,X-37B在裝備激光武器或者其它武器后,可以利用自身的變軌能力攻擊其它衛星;其次,X-37B的最高飛行速度能達到音速的25倍以上,難以被偵測和攔截,環繞地球1圈僅需1個小時,若研發與之匹配的天基武器,美軍可在短時間內完成對目標的打擊,從下達命令到發射和摧毀目標,只需要不到半個小時,而且打擊范圍是全球;最后,X-37B有能力攜帶核彈并對目標進行打擊,但其實際意義還有待商榷。總而言之,我們對X-37B的功能只停留在猜測階段,但其相關性能確實引發了業界專家對其軍事用途猜想的共鳴。同時,X-37B的出現將有可能掀起一場更高層級的軍備競賽,太空武器時代也將在屆時拉開序幕。
科普主講人:戴佳橋(北京航天長征科技信息研究所)
科學審核:東海(航天科技工作者)
監制:戰釗
導演:金赫
榮譽出品:北京宇航學會 北京航天長征科技信息研究所
出品:中國科協科普部 光明網傳媒有限公司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環球新動態:中國和新加坡將舉行“中新合作-2023”海上聯合演習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