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網上海4月26日電 (高志苗)“大零號灣”第一位高校創業教授、第一位國家級海外創業人才、第一家孵化企業創始人、第一家上市企業創始人、第一家獲評上海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始人……26日,“大零號灣”匯聚了諸多“首創”人才。
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打造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主引擎,同日,才聚第一灣·首屆“大零號灣”國際人才月暨“大零號灣”論壇開幕式在閔行區大零號灣科創大廈舉辦。
日前,上海發布《推進“大零號灣”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建設方案》,將“大零號灣”定位為世界級科創灣區。《方案》顯示,至2025年,“大零號灣”基本建成,高新技術企業達1000家以上,區域產值規模達千億元級,形成一批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原創性成果,突破一批面向未來產業重點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培育一批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創新創業人才。
“第一資源”人才如何助力“大零號灣”建設?上海市閔行區區長陳華文介紹,自2015年“零號灣”國家級創新創業孵化平臺誕生以來,依托于此地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在各類人才、科技、資金等創新要素持續推動下,“零號灣”逐步拓展為如今的“大零號灣”。近年來,閔行區通過實施“春申金字塔人才計劃”,正著力打造“塔尖”更尖、“塔身”更強、“塔基”更實的人才結構。
據了解,目前,“大零號灣”居住和工作的兩院院士達54名,海外高層次人才近千人,在校大學生近十萬人,“大零號灣”已成為建設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核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作為上海三大未來產業先導區之一,“大零號灣”已集聚高新技術企業563家,其中估值十億元以上企業有22家,正日益成為集各類科創資源為一體的創新創業熱土。
中國人才研究會副會長李志剛在致辭時表示,作為承接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核心區建設的四個行政區之一和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建設的主陣地,閔行要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用人才“第一資源”賦能科技創新“第一動力”、支撐經濟發展“第一要務”,加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閔行實踐。
開幕式上,閔行區與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紫竹高新區聯合發布人才政策,4家由高校、園區、企業三方合作共建的人才孵化器完成簽約,匯集金融、法律、科技、人力資源等專業服務機構的“大零號灣”人才服務聯盟同步成立。
上海市閔行區委組織部人才工作科科長吳慧超介紹,閔行區鼓勵高校、社會組織與區內科創載體合作建設人才孵化器,每年給予通過考核的人才孵化器工作補助,探索高素質復合型人才聯合培養新路徑;建設“菁英驛站”,通過向外地來閔行求職就業的大學生、留學生提供最長7天短期免費住宿,全面優化提升引才聚才“軟環境”。
打好人才引育留用“組合拳”,生物醫藥人才周、高端制造人才周、人工智能人才周、文化創意人才周將在首屆“大零號灣”國際人才月上相繼舉辦。(完)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國產助聽器研發取得積極進展 破解“不好用、買不起”難題|環球時訊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