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賦城軌、綠色發展”為主題,2022北京-青島國際城市軌道交通展覽會暨高峰論壇于4月27日-29日在青島舉辦,同期舉辦首屆中國城市軌道交通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簡稱“城軌高交會”)。北京-青島軌道展由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主辦,京投公司、青島地鐵特邀協辦,是中國城市軌道交通領域規模最大、最具有影響力的品牌展會。
(資料圖片)
北京軌道交通高端裝備組團亮相青島,京投公司攜十余家參控股企業組成京投展團,并聯合天津、石家莊、雄安軌道交通企業組建京津冀展團,集中展示一批北京軌道交通新技術、新產品和建設成就;通過城軌高交會,重點發布多項高新技術成果,為智慧城軌、綠色城軌發展蓄能。
城市軌道交通第二代智能列車首次發布,引領新一代城軌運行模式
4月27日,作為首屆城軌高交會的第一項重磅發布,城市軌道交通第二代智能列車首次公開,獨具匠心的平面棱角外觀造型,看上去簡單大氣,頗具未來感。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會長,京投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燕友介紹,“與第一代智能列車相比,第二代智能列車同時支持虛擬聯掛和全自動硬聯掛兩種靈活編組方式,引領新一代城市軌道交通列車運行模式。”
第二代智能列車是在城軌協會《智慧城軌發展綱要》和《綠色低碳行動方案》號召下,基于國家發改委新一代運控系統示范工程自主研制開發的。在第一代智能列車,即北京地鐵11號線部分列車基礎上,京投公司進一步整合創新資源,由京投裝備集團牽頭,河北京車制造基地生產制造。據了解,該列車目前已進入調試階段,預計將于2023年下半年下線。
第二代智能列車可適應多樣化運營需求。目前列車靈活編組分為全自動硬聯掛和虛擬聯掛兩種方式。第一代智能列車已實現虛擬聯掛編組方式,第二代智能列車則將兩種靈活編組方式集成于一體,可適應新線、既有線和跨線等多種運營場景下的平峰、高峰列車靈活編組,從而實現“運力-運量匹配”和列車“按需運行”。
第二代智能列車創新性采用頭車和中間車“等長度”設計。傳統地鐵的頭車由于設有司機室,比中間車更長。該列車突破這一傳統設計,實現4輛編組和4+4聯掛編組車輛客室門全部“等間距”布置。一方面,當4+4聯掛編組列車在既有8輛編組列車運行線路站臺停車時,客室門與既有站臺屏蔽門可以完全匹配;另一方面,4輛編組列車既能在站臺端部停車,也可實現居中停車,方便乘客從不同方向進站乘車。
第二代智能列車更加踐行“軟件定義列車”理念,實現“一個平臺,一張網絡、一個界面”,為用戶提供集約化、輕量化的下一代列車控制平臺解決方案。
列車提供一個統一的共享硬件和通用軟件服務平臺,相比傳統地鐵因各獨立控制平臺造成的信息壁壘,該一體化平臺可支持列車網絡、信號、牽引、制動等多種控制業務融合,實現系統間信息共享與復用,優化車輛控制邏輯,降低系統間傳輸延時,更高效地滿足列車控制要求,車輛和信號系統深度融合,車輛控制響應速度及精度顯著提升。
列車基于時間敏感網絡技術,為車輛構建了一張高帶寬和高可靠的一體化網絡,將車輛控制、信號控制、視頻等多業務數據統一傳輸,相比傳統地鐵采用的TRDP(列車實時以太網)網絡技術,可以在大流量沖突下保證關鍵數據實時傳輸。列車網絡支持PIS、空調系統無線接入,實現了車輛向無線化和無纜化的技術突破。
此外,列車實現網絡系統和信號系統的人機界面融合,通過一體化“大屏顯示”為用戶提供統一的界面服務。
城軌高交會發布、簽約多項北京城軌高新技術成果
智慧城軌和綠色城軌是城軌交通當前所面臨的兩大任務。京投展團亮相城軌高交會的成果充分彰顯“綠智融合”。
氫燃料混合動力鉸接輕軌車和時速200公里市域動車組正式發布。京投裝備集團承接綠色城軌發展需求,采用無網供電技術,以“氫燃料電池+動力電池”為動力源,自主創新研發新一代氫燃料混合動力鉸接輕軌車,實現了零排放、零污染、中低運量軌道交通列車的“國內首例”。該列車致力于多場景、多用途的兼容與銜接,可廣泛應用于機場接駁、旅游景區、市內市郊通勤、既有線路改造等場景,續航里程100公里,實現氫能源技術成果真正在軌道車輛上應用轉化。
京投裝備集團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列時速200公里等級市域D型動車組,配置采用4輛編組,具備靈活編組功能,擁有多項領先的創新技術,既滿足以時速200公里高速運行,又滿足頻繁啟停、快速乘降、大量運送等城軌運營模式;在設計中運用智能化和信息化技術,實現超靜音車廂,客室的溫度、濕度、照度、色溫均可自主調整,可滿足都市區、城市群及其衛星城市之間的通勤、商務等出行需求。
論壇期間,城軌車輛新能源車載蓄電池領域關鍵技術發布并簽約。作為國內首家將新能源鋰電池系統解決方案應用于軌道交通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北京北交新能科技有限公司發布“城市軌道車輛輔助供電和應急自牽引融合關鍵技術”。該技術應用于城市軌道車輛輔助供電和應急自牽引的新能源車載蓄電池,可全面替代傳統(鉛酸、堿性)車載輔助電池,使車載蓄電池系統實現輕量化、綠色化、信息化。該技術具備傳統電池輔助供電功能的同時,具有正線應急牽引功能,也就是說,當列車受電故障時,能有效利用車載蓄電池進行正線救援,將車輛應急牽引到最近站臺,完成人員疏散,同時可實現庫內無電網場段區域“零排放”移動。該系統相比傳統蓄電池系統減重40%,體積減小20%,日常維護量減少90%,牽引速度提升3倍以上,具有高安全、長壽命、高功率、耐低溫等性能優勢,實現電池全生命周期監控、故障診斷、數據分析等智能化管理。
城軌高交會上,北交新能公司對該輔助應急牽引二合一蓄電池系統產品進行實物亮相,并同京車公司進行戰略合作簽約,該車載蓄電池系統將應用于北京地鐵6號線地鐵車輛增購項目。
交控科技公司還發布了《都市快軌列控白皮書》、“基于感知的車車通信列車運行控制系統(PB-TACS)”等高新技術成果。
除高新技術成果發布外,在京投展團內還首次設立新品發布會。27日-28日,交控科技公司和京投科技公司旗下京投億雅捷、華啟智能、億雅捷北京、樂碼仕等公司,相繼發布車載一體化云平臺、智慧TOD生態圈、大數據、AFC系統、城軌智慧乘客服務、列車自主感知系統等十余款軌道交通新產品。
高峰論壇共規劃1場主論壇、11場分論壇、4場專題論壇和2場沙龍。其中,4月28日,京投發展公司協辦分論壇之六的“京投發展·第五屆TOD創新論壇”,并在會上進行了《慢閃思維——TOD全域創新的快進之路》的主題分享,交流探討TOD成功項目和實操經驗。
京投科技公司協辦分論壇十一的“城市軌道交通智慧·安全論壇”同期舉行,論壇圍繞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安全、運營安全、公共安全、應急管理及綠色、智慧城軌建設開展研討交流。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