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泵的“風口期”到來 海爾智慧樓宇中央空調實現超低溫采暖-焦點滾動

        光明網 2023-05-12 14:48:28


        (相關資料圖)

        光明網訊5月11日,2023中國供熱展在北京召開。現場,國內外約1300家參展商展示出各自的前沿技術及產品,這也映射出供熱市場的火熱態勢。而作為實現碳中和的重要技術手段,熱泵供熱展區備受關注。特別是市場銷量最高的海爾智慧樓宇,在展會期間又推出兩項行業首創新品:-40℃超低溫空氣源熱泵和全一級能效熱泵采暖機,帶來抗凍、節能的熱泵供暖方案。“雙碳”背景下,熱泵的“風口期”到來。過去三年,熱泵國內市場規模從160億增長到235億。

        數據顯示,2022年海爾銷額占比高達24.4%,進一步夯實市場領先地位。風口之下,海爾智慧樓宇如何搶先一步抓住機遇,或許能從這兩大科技創新中找到答案。

        節能減排背景下,熱泵技術是實現所謂“零碳能源”的關鍵。但是在一些大型公共建筑中,空氣源熱泵的技術應用要求更為復雜。特別是在部分極寒區域或者突遭極寒天氣,行業目前最低運行溫度在-35℃左右,一旦超出這個范圍,空氣源熱泵則無法運行,極寒天氣成為了穩定供暖的一大障礙。

        針對這一行業性難題,海爾智慧樓宇自主研發-40℃全變頻R32超低溫空氣源熱泵,滿足了極寒環境下穩定制熱的用戶需求。展會現場,中國電器院CVC威凱為海爾智慧樓宇空氣源熱泵頒發“零下40℃低溫啟動及穩定運行”評價證書。

        中國節能協會秘書長宋忠奎在致辭中表示,雙碳目標下,清潔能源是企業發展的方向,海爾智慧樓宇在空氣源熱泵的實踐成果卓有成效。目前,依托“樓宇大腦”,海爾智慧樓宇還打造全場景智慧能源低碳解決方案。從能源生產、能源利用,到能源管理,滿足用戶全流程“降碳、零碳、負碳”需求,將推動我國清潔取暖的加速推廣和落地。

        除了公共建筑的能源結構改善,家庭中的清潔取暖也同等重要。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江億曾表示,熱泵全面應用可產生15億噸二氧化碳的減排效果。與此同時,熱泵雖清潔綠色,其節能效果卻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現場,鑒于該方案在漠河用戶家中的實踐成果,中國電器院CVC威凱再次為海爾智慧樓宇頒發“嚴酷自然環境實地認證證書”。此前,該方案在中國氣溫最低縣漠河的挑戰中,實現了室外溫度-39℃的情況下,室內溫度達18℃,并保持了高效、穩定運轉。

        據悉,自2016年在國家“煤改電”首批試點中應用,目前海爾智慧樓宇已累計為100萬戶家庭送去溫暖,中標率達到47%,成為行業最高采購量的企業。在煤改清潔能源項目1個采暖期,平均減少燃燒標準煤306萬噸,植樹造林約252萬平。

        伴隨著全球能源需求不斷增加及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清潔取暖已成為大勢所趨。面對國內外不斷加碼的節能政策,海爾中央空調將繼續整合全球優質生態資源,圍繞清潔取暖搭建生態資源網絡,持續滿足用戶需求、踐行可持續綠色發展,推動雙碳目標更快實現。(焦子原)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