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央廣網北京5月15日消息(記者王晶)《殘疾人事業藍皮書:中國殘疾人事業研究報告(2023)》(以下簡稱藍皮書)15日在北京發布。藍皮書指出,殘疾人事業發展需要重點關注城鄉均衡發展、區域協調進步、殘疾人理論創新三個問題。
一是城鄉均衡發展問題。藍皮書提出,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尚待提高;殘疾人家庭相對貧困差距日漸擴大,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需要城鄉一體化統籌;為殘疾人服務的社會組織嚴重不足,重度殘疾人護理照料水平與生存質量普遍偏低。
藍皮書建議,促進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需要高度重視農村殘疾人事業,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加快補齊農村殘疾人康復、醫療、文化、教育、無障礙環境等基本公共服務短板;致力建設縣、鄉、村三級聯動互補的基層殘疾人關愛服務網絡,實現“鄉鄉有設施(機構)、村村有服務”。
二是區域協調進步問題。藍皮書提出,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特別是老少邊窮地區殘疾人基礎服務設施建設嚴重不足。這些地區普遍存在殘聯基層組織薄弱、社會參與度不高、服務能力有限等問題。藍皮書提及,目前,雖然基本形成了以政府公共服務、殘疾人專業機構服務、社區服務、社會組織服務與殘疾人自助服務等為主體的服務體系,但是,服務能力、服務質量有待進一步提升。
藍皮書建議,要強化基礎保障,完善支持保障條件,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落實殘疾人事業金融、稅收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形成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格局。加快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鼓勵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參與殘疾人服務科技創新和應用,建立殘疾人服務專業人才培養體系,鼓勵有條件的高校增設康復服務等相關專業,加快專業服務隊伍建設。
三是殘疾人理論創新問題。中國殘疾人理論研究滯后,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水平亟待提升。藍皮書建議加強殘疾人理論研究工作,持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創建殘疾人理論的“中國體系”,為國際殘疾人事業發展貢獻“中國方案”。
據悉,上述藍皮書由中國人民大學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院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資訊推薦:中國科技館舉辦“助力健康中國·共話健康真意”主題周活動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