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光明日報西寧5月22日電(記者萬瑪加、王雯靜?見習記者李春劍)22日,青海省林草局正式對外發布《青海植物名錄(2022版)》。該名錄對于學術研究、政策制定、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編目和保護、科學普及等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植物物種豐富,特有物種繁多,植物地理成分交錯,具有豐富的植物多樣性,是中國高原極地特有植物集中分布區和高山植物區系中心,也是世界上高山植物區系最豐富的區域之一。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陳世龍介紹,青海省植被分為溫性植被和高寒植被兩大類型。溫性植被主要包括溫性常綠針葉林、落葉闊葉林、溫性灌叢、溫性草原和溫性荒漠等。高寒植被主要包括高寒灌叢、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高山墊狀植被和高山流石坡稀疏植被等。
《青海植物名錄(2022版)》依據多年的野外調查數據、圖片和相關文獻資料,對青海省野生植物進行系統整理和描述。全書共收錄青海省分布的野生植物109科600屬2867種(含亞種、變種)。與1997年出版的《青海植物名錄》相比,《青海植物名錄(2022版)》總計修改或修訂1500余處,其中新增18科79屬449種,修訂14科43屬404種,歸并20科73屬414種,刪除栽培或逸生物種255種。
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2021年第15號公告《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青海省分布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50種,隸屬于20科28屬,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1種,國家二級49種,與2012年青海省公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38種)相比增加了12種。
“青海省不斷加大野生植物保護力度,珍稀瀕危野生植物保護和研究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堅持就地保護與遷地保護,織密織牢保護網絡。通過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青海省75%以上的野生植物得到有效保護,建立了青藏高原野生生物遺傳資源國家基因庫。”青海省林草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處長張毓介紹,近十年來,青海省堅持精準保護,持續開展資源調查評估。完成第二次全國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調查,分階段分步驟全面系統開展了蘭科、華福花、輻花、景天科等珍稀瀕危野生植物資源及生境調查監測評估,發現青海省植物新紀錄3種、新種1種。堅持科學保護,不斷加強馴化擴繁研究。建成珍稀瀕危特有植物繁育區1處,開展了油麥吊云杉種質資源采集擴繁研究,完成育苗10畝15萬株,野外回歸150畝。完成了山莨菪、祁連獐牙菜、唐古特紅景天等13種珍稀瀕危特有植物種子收集和野外撫育,山莨菪種植平均成活率56%。
《光明日報》( 2023年05月23日?08版)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