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盟尹世明:AIGC大模型供需兩端存在“五大隔閡” 天天通訊

        光明網 2023-05-25 21:39:49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2年底上線的ChatGPT取得里程碑式發展,僅用2個月便取得1億月活用戶,成為現象級AI應用。進入2023年,技術迭代與產業應用的融合創新,驅動著AI加速奔向通用人工智能。

        據中國信通院發布的《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白皮書(2022年)》顯示,AIGC以其真實性、多樣性、可控性、組合性的特征,有望幫助企業提高內容生產的效率,為其提供更加豐富多元、動態且可交互的內容。

        “AI大模型擁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但從大模型的‘供給端’到以商家為代表的‘使用端’之間,高效率高質量的應用并不是零成本或者低門檻的。”5月24日,在2023 Weimob Day微盟城市峰會北京站活動現場,微盟首席運營官尹世明表示,文本生成、音頻生成、跨模態等AIGC應用場景很多,聽上去也很美好,但AI大模型要走進千家萬戶、走進各行各業,中間至少有五大隔閡。

        尹世明分析認為,第一大隔閡是,AI大模型是自然語言交互,這可能是一個很好的交互模式,但是如果要讓AI走進千家萬戶,純粹的自然語言交互模式不夠,一定要有其他的交互形態。

        “它至少應該有三種交互形態。自然語言交互是第一種,第二種交互形態是SaaS融合形態;第三種交互形態是聚合應用形態。”尹世明表示,能夠適應多交互形態才能打通第一塊隔閡。

        “第二大隔閡是,AI大模型能否覆蓋商家全經營的場景,包括商城搭建、營銷賦能、會員洞察等;第三大隔閡是商業Know How,能不能把行業的Know How融入進AI大模型中,使應用更加方便。”尹世明解釋說。

        而面對市面上AI大模型眾多,但各有千秋,狀態不太穩定的現象,尹世明認為第四大隔閡就是如何做到圖文并茂、博采眾長。“為此,需要深度測試各大模型供應商能力,甄選與場景適配的模型,模型之間也要支持靈活切換,甚至要自研相關工具。”

        第五點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能不能進行風險合規管控,因為如果融入SaaS,純粹自然語言的形態存在很高的風險。尹世明表示,現在微盟做了一個很巧妙的做法,就是系統接管了Prompt生產的過程,其合規性提高了幾十倍,在可控范圍內。

        “只有彌合了這五大隔閡,AI大模型才能真正走入千家萬戶。”尹世明說。(肖春芳)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