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舉辦公眾開放日 短訊

        光明網 2023-05-29 17:35:22


        (相關資料圖)

        “戴上數據手套,便可以靈活操縱仿人靈巧手,輕松完成抓握以及更復雜的手部運動,這將在排爆、醫用假肢等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在科技成果系列展區,參加活動的中小學生們被機電學院學生的科創成果——自適應混控仿人靈巧手所吸引,觀看著實物展示,并親自上手體驗。

        5月27日,北京理工大學科學技術協會和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同主辦了主題為“走進爆炸科學,沖擊科技未來”的公眾開放日活動。

        北京理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博,科學技術研究院、科學技術協會、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機電學院相關負責人,“流浪地球”系列電影科學顧問、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梁文杰等參加活動。來自人大附中、北師大附中、北京二中、第五十五中學、史家小學等800余位師生代表以及科技愛好者參加了本次精彩的科普盛宴。

        開幕式上,王博對前來參加本次活動的師生及家長表示熱烈歡迎,鼓勵參加活動的中小學生保持科學興趣、增強創新意識、提升創新能力,在活動中探索科學奧秘、了解先進爆炸防護科技知識。

        梁文杰帶來“宇宙大爆炸”的講座報告,生動有趣的講解使同學對宇宙大爆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北理工教授余慶波講解了“爆炸科技發展與應用”,介紹了爆炸科技在國民經濟、人類生命健康等領域的應用,啟迪同學們的科學創想。

        講座后,公眾參觀了實驗室的創新研究成果,在專業老師講解與演示下,參與了爆炸科學小實驗、接觸了先進智能裝備,體驗了外骨骼機器人、體外沖擊波治療儀、仿生靈巧機器鼠、焰火表演等豐富有趣的科技成果。在爆炸科學科普實驗演示中,學生們參觀了長度為100米的爆炸管道,零距離接觸專業的實驗儀器,了解實驗操作規范,專業老師為中小學生演示了掃描電鏡、粉塵顆粒的多維測量等實驗,使大家充分了解爆炸物品的特性,和爆炸科學相關知識。

        本次活動中,科技成果系列展覽介紹了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機電學院的基本情況,展示了2019年以來機電學院學生的優秀科創成果。智能化無人系統展覽以知識科普的形式對地面無人平臺、無人機、無人艇、仿生平臺等進行了介紹,展示了國家重大需求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同時,活動精心組織了“誰是槍王”手槍模型拼裝,“模型車競速”“科普知識問答”“遙控汽車迷宮對戰”等形式多樣的嘉年華活動,讓學生們在課堂外,通過多種交互式游戲體驗感受前沿科技。

        實驗室還安排了學生及家長參觀北京理工大學校史館,通過講解員的細致介紹,使公眾充分了解北京理工大學自1940年建校以來的辦學歷程和辦學成就。

        本次“走進爆炸科學 沖擊科技未來”的公眾開放日活動為公眾提供了互動性強、體驗性好、趣味性濃的科普活動,特色鮮明、亮點紛呈,在寓教于樂中普及科學知識。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作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始終牢記自己肩負的科普責任,未來將繼續提升科普工作能力,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努力促進全社會形成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良好風尚,為國家科普能力建設作出積極貢獻。(宋雅娟)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