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干榨盡形成“甜蜜產業鏈”_環球即時看

        經濟日報 2023-05-29 17:51:39

        在云南省臨滄市耿馬縣的蔗區,眼下,農戶們抓緊砍收今年最后一波甘蔗。運輸卡車穿梭在田間地頭和大小道路上,將收獲的新鮮甘蔗運往各個糖廠。在耿馬南華糖業有限公司榨糖區,大型機器轟隆隆不停運轉,一捆捆甘蔗卸車、除雜后被輸送到壓榨機,流出的蔗汁緊接著被送往下一個車間。

        耿馬縣位于西南邊境,這里氣候炎熱、日照充足、雨量充沛,非常適合種植甘蔗作物。“經過近年來不斷發展壯大,蔗糖這項甜蜜事業逐步成為耿馬的支柱產業。”耿馬縣委書記胡興才介紹,目前全縣甘蔗種植面積41萬畝,覆蓋2.3萬農戶12萬人,成為國家51個糖料蔗核心基地縣(市)之一,也是云南省甘蔗特色縣。

        “種甘蔗、生產蔗糖雖然讓耿馬人甜了一陣,卻也苦了不少年。”耿馬綠色食品工業園區管委會黨工委副書記、辦公室主任鐘曉榮說。因為地處邊疆地區,耿馬縣工業基礎薄弱,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本地蔗糖都以大宗原料賣給外地企業,耿馬人卻吃不到自己縣生產的包裝糖,始終處于產業鏈的最底端。


        (相關資料圖)

        為了改變落后局面,同時抵御甘蔗價格波動等市場風險,耿馬縣近年來痛定思痛,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聚焦蔗糖上下游產品及配套產業延長蔗糖產業鏈,規劃建設耿馬綠色食品工業園區,推動蔗糖全產業鏈建設。

        走進耿馬綠色食品工業園區,工業大道筆直延伸,標準廠房拔地而起,水廠、供電等一批基礎設施已投入使用,這個2018年啟動建設的園區如今已初具規模。在園區內的蔗糖文化展示大廳,耿馬綠色食品工業園管委會招商局工作人員普光澤對著一張示意圖介紹:“如何圍繞一根甘蔗吃干榨盡?耿馬正在做多個方向的產業延伸。比如糖可以做精裝紅糖、白糖等糖類食品,甘蔗渣可以做紙漿、可降解材料,糖蜜可以生產酒精,消毒用品等,濾泥可以做有機無機復合肥,蔗葉蔗梢可加工飼料肥料。”

        “蔗渣里的纖維素和木質素是很好的工業原料,可以制成可降解餐飲具、包裝材料,我們就是看中這項資源來的。”綠賽可新材料(云南)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喬興鼎說。

        耿馬縣每年榨糖會產生40多萬噸廢蔗渣,過去多數通過焚燒、堆肥等方法處理,容易造成環境污染。如今在綠賽可新材料(云南)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蔗渣經過精制、改性、模壓等工序后,被加工成餐盒、杯子、包裝盒等幾十種可降解餐具,走向全球市場。

        “這種產品在自然環境下可降解為水和二氧化碳,非常環保,目前公司形成了年產3萬噸蔗渣模塑產品的產能,產品出口歐美、日本等地。”喬興鼎說。

        不僅是綠賽可公司,耿馬縣依托滬滇協作和廣西洋浦南華糖業集團等戰略合作平臺,梳理出一批重點招商對象、招商項目,開展精準招商、上門對接。僅4年多時間,就有國內一批企業入駐園區,一條“甜蜜產業鏈”正在耿馬迅速建成。

        鐘曉榮介紹,目前園區內,紅糖小包裝、白糖分包裝、堅果糖品精深加工項目已投產運營。耿馬南華華僑糖業有限公司年生產食用酒精5萬噸以上,占西南地區70%市場份額。隨著云南晶泓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糖廠濾泥生產有機肥落地園區,云南紫辰集團制糖廢棄物資源高值化利用項目——年產5萬噸黃腐酸鉀項目投入生產,耿馬成為全國首個閉合整個甘蔗產業鏈最后一環的地區。

        按照資源利用最大化、集約建設最大化,50%以上的入園企業布局涉糖產業要求,2019年以來,耿馬綠色食品工業園區注冊登記企業31戶,入園實體企業16戶,開發糖產品、蔗渣、糖蜜、濾泥、蔗葉梢蔗渣綜合利用鏈及其他產業鏈的“5+N”系列產品,形成了“糖、酒、紙、飼、肥、新材料”6大類34個產品的蔗糖全產業鏈格局。2022年耿馬蔗糖全產業鏈綜合產值88億元,實現稅收1.5億元,每年為周邊群眾提供3000個就業崗位。

        “以縣為單位來看,耿馬甘蔗綜合利用居全國前列,工業入榨量、產糖量和酒精產量居云南第一。”胡興才說。

        未來,耿馬將堅持采用“一根甘蔗吃干榨盡”和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理念,不斷推進甘蔗產業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綠色化水平,引領全省蔗糖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曹 松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