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虐待動物說不!70余位律師聯名提交立法建議 觀天下

        央廣網 2023-05-31 11:36:59


        (資料圖)

        央廣網北京5月31日消息 5月28日,山東省菏澤市鄆城縣一男子酒后持刀砍死家中寵物狗,砍殺過程中威脅其妻不許救狗,否則一起砍。目前,該男子已被行政拘留12天、罰款300元。而不久前,網絡紅人“杰克辣條”(真名徐志輝)因虐貓事件被治安拘留,并被取消“阜南好人”稱號。

        對此,北京市鑫諾律師事務所律師李娜在接受央廣網記者采訪時認為,施虐人在實施虐待、虐殺動物行為后,根據我國現行法律法規,其受到的多為治安處罰(虐殺國家保護動物以及他人所有的高經濟價值動物等特殊情況除外),尤其是在施虐行為可以為其帶來特定目的的滿足或者持續的可觀利潤的情況下,上述處罰對施虐人往往不能產生足夠的威懾力。

        近年來,采取極端方式虐待、虐殺動物的行為屢禁不止。李娜認為,這與施虐人人格扭曲、社會法制約束不足、虐殺動物形成的黑色產業鏈可以持續牟利等多種原因相關。她們觀察到,其中一個不能忽視的重要原因則是,目前我國關于虐待、虐殺動物的行為在法律規范中存在著空白。

        “國內外諸多研究均表明,虐殺動物和暴力犯罪之間多存在著較高的正向關聯。”李娜認為,虐殺行為所反映出來的,并不僅僅是施虐人對于生命的漠視,更是強者對于弱者的凌辱霸凌心態,以及崇尚暴戾殘忍的扭曲心態。某些“以惡為榮”的虐殺產業鏈甚至推進了“以惡牟利”的價值觀的傳播。這種情況如果不加以遏制,無論是從社會的安全性、穩定性上來說,還是對于青少年健康良好價值觀的建立、健康人格的養成方面來講,都危害甚重。并且,由于現行法律法規不足以懲罰和約束施虐者,這也導致了在一些惡性虐殺事件曝光后,也曾多次發生過有正義市民或者救助人與虐殺者之間發生沖突,甚至發展成為群體事件或者刑事案件的情況。

        李娜表示,無論是從社會公序良俗的良好價值觀的建立上來講,還是從維護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層面來說,抑或從維護社會安定、減少暴力沖突事件發生的角度來講,對于虐殺動物行為進行立法規范均有現實的緊迫性和必要性。她認為,“如果將虐待、虐殺行為進行立法規范,提高虐殺者的法律成本的話,一來可以有效減少虐殺情況的出現,以正社會之風,二來因為有了法律依據,則善良民眾亦不必通過個體行為去對施虐者進行懲處,對于維持社會穩定方面而言,亦會起到良好的作用。”

        央廣網記者獲悉,為了推進對虐殺動物行為進行立法規范,鑫諾律師事務所70余位律師近日自發聯合簽署了《關于增加“虐待動物”相關罪名的立法建議函》,提出將“虐待動物”相關行為入罪,并在《治安管理處罰法》中增列相關條款的立法建議。據介紹,立法建議函已于5月15日遞交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

        “對于哪些行為應當被認定為法律法規禁止的‘虐待、虐殺’行為,而哪些行為則不屬于,這是一個涉及多部門、多學科,且需要進行多角度調研、論證的立法技術問題。”李娜表示,動物保護立法工作的開展是時代發展的必經之路。對虐殺動物行為進行立法規范,既應建立在我國國情的前提下,也要服務于社會發展,以立法來引導社會文明價值觀的進步和建立。

        李娜介紹,在提交立法建議函的同時,鑫諾律師事務所部分律師也自愿在本職工作之外,就動物保護相關事宜展開了相應的調查研究,多方查閱整理相關資料,以期能夠進一步形成更為具體的、具有可參考性的、成體系的立法建議。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