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編者按:5月26日,以“開放科學背景下的開源教育”為主題的2023中關村論壇——世界開源創新發展論壇在京舉辦。論壇旨在進一步加深對開放科學理念下開源內涵和外延的認識,探討國內外開源人才培養、開源技術創新應用與產教融合的典型做法,弘揚開源理念與開源精神,厚植開源開放文化沃土。我國的開源情況怎么樣?記者現場采訪了CSDN創始人兼董事長蔣濤。
開源是科技創新的重要模式,是數字經濟的底座,也是軟件創新的核心。在CSDN創始人兼董事長蔣濤看來,開源已經成為了中國發展科技強國的重要道路,中國也正在從開源的使用者變成貢獻者。
《中國開源貢獻度報告》對篩選出的5394 個頂級開源項目進行了分析。數據顯示,近兩年為開源做貢獻的全球開發者有 21 萬余人,其中約 1 萬人明確來自中國,約占總貢獻者數量的 9.5%。
根據每個項目中提交是否為中國開發者的提交,按照大于標注為中國地區開發者的提交占比超過 40% 為主要標準,外加 CSDN、Gitee 等國內社區標簽信息作為參考,確認這其中 674 個項目為中國開發者主導的項目,占比約12.5%。“這個數字和前兩年相比,有非常大的提升,這也意味著所以中國正在從一個開源的大規模的使用者變成一個主要的貢獻者。”
蔣濤表示,中國的開源勢力已經開始登上國際化的舞臺,國內的知名大公司如華為、阿里等,都為國際開源項目做出來巨大貢獻,尤其令人欣喜的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開源項目也正走出象牙塔,開始蓬勃發展。
策劃:戰釗
記者:張佳興 林佳欣 宋雅娟
制作: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