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6月8日,京津冀“3+N”聯盟關節骨水泥類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在天津正式開標,產生擬中選結果。
本次采購全國共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4762家醫療機構參與,協議采購量約64萬個基礎包,占聯盟地區關節骨水泥總需求量的95%,涉及市場規模約10.21億元。集采平均降價83.13%,按約定采購量計算,預計每年可節約費用8.53億元。參與本次集采共有9家企業,均獲擬中選資格。
關節骨水泥是一種用于骨科手術中固定人工關節的耗材,中國每年大約有100萬患者會用到骨水泥以及相關產品。早在2018年,我國使用骨水泥的關節和脊柱手術量超100萬臺,近數年內的年手術量保持20%~30%的增速,市場潛力巨大。關節骨水泥在國家組織人工關節集中帶量采購協議期內開展,形成了上下聯動、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本次集采實現了對國家人工關節集采關聯產品的補充。
天津市醫藥采購中心副主任 高雪:這次的關節骨水泥產品,我們采購周期是兩年,預計在今年年內,老百姓將使用到降價之后的關節骨水泥產品。
本次集采堅持集中帶量采購方向不動搖,按照“一品一策”原則,由醫療機構精準報量、自主報量、自愿分量、自主選擇產品,在滿足臨床使用需求的同時,確保終端服務不降標準,真正實現“為用而采”。
國家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指導中心專家組組長 章明:通過集采來形成市場發現價格的機制,使相關的產品保持合理的價格。通過有序的競爭,能使相關的產品的價格也得到控制在一個合理的價格區間,更加能夠有利于減輕老百姓的負擔。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