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光明網訊6月10日,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在京成立(簡稱“共同體)。該共同體是由中國電子學會聯合國內信息技術行業重點職業院校與重點企業成立的。首批成員單位的11家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領先職業院校校長,以及9家行業知名企業領導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動。
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黨委書記陳英在致辭中指出,共同體將充分牽引企業市場主體和學校辦學主體的雙重積極性,著力打造職業學校、高校科研機構、行業組織、上下游企業等共同治理、共同受益的開放合作大平臺,并努力成為行業創新示范標桿。
教育部職業教育發展中心質量監測與指導處處長周鳳華提出,共同體是中國電子學會落實兩辦意見的重要行動,要在“實”字上下功夫,做實組織、做實運行、做實成效、做實保障,不斷深化產教融合,為支撐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做出積極貢獻。
職業院校代表,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校長田敏強調共同體形成了協同化的工作機制和實體化的運行模式,一定能夠辦出特色、辦出亮點、辦出成效。
作為共同體副理事長單位,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任京暘代表重點企業發言提出,共同體的成立,將有助于企業深度參與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并幫助職業院校培養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專業人才。曙光公司將以共同體為平臺,強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雙師培育,助力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據悉,共同體的成立宗旨是調動企業市場主體和學校辦學主體的雙重積極性,引導社會多元力量深度協同參與,打造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的先行示范和創新標桿。工作方向上,共同體將組織職業院校推進課程教材資源的數字化轉化和共享,并聯合重點企業打造一批針對行業細分領域的“雙師型”培訓基地;組織重點企業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做好人才需求預測和崗位能力分析,并聯合職業院校在區域培育建設若干開放型產教融合實踐中心。同時,中國電子學會也將發揮開放型、樞紐型、平臺型組織作用,在創建特色產業學院、開展產業導師認證、搭建國際交流合作渠道等方面為共同體成員單位做好支撐服務。(焦子原)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