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被稱為“千面腫瘤”,有較多病理分型,能夠伴隨淋巴細胞在全身各處生長,同時病癥復雜,因此淋巴瘤診斷困難,容易被誤診。近日,“人民好醫生”客戶端邀請第二屆“人民好醫生·金山茶花計劃”淋巴瘤領域杰出貢獻專家、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淋巴瘤診療中心副主任醫師劉薇,第二屆“人民好醫生·金山茶花計劃”淋巴瘤領域優秀典范專家、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主任醫師俞文娟為大家詳細講淋巴瘤的預防與治療。
淋巴瘤的癥狀表現有哪些?
俞文娟在訪談中談到,無痛性進行性的淋巴結腫大是淋巴瘤最常見的表現。由于淋巴細胞侵犯部位及范圍不同,臨床表現也不一致。淋巴結腫大將引起局部壓迫癥狀,比如侵犯到神經中樞或者淋巴結因為炎癥腫大,滲出物可以刺激到周圍的神經,引起的疼痛;侵犯到鼻咽部,會有鼻塞的表現;侵犯食管、氣管以及肺部,會有胸悶、咳嗽、咳血、氣喘、呼吸困難等癥狀表現。侵犯到胃腸道,會有便血、腸梗阻等表現。淋巴瘤臨床表現多樣,不易被察覺,若出現以上癥狀,應及時就醫。
(資料圖片)
哪些因素會增加淋巴瘤致病風險?
劉薇談到,目前淋巴瘤沒有確切病因,但是有些危險因素極易誘發淋巴瘤。第一,病毒是最重要的環境致病因素,一些病毒與淋巴瘤發生密切相關,如EB病毒。第二,免疫缺陷可增加罹患淋巴瘤的風險,正常情況下,人體的免疫系統具有免疫監視功能,對體內發生突變或癌變的細胞能起到清除的作用。免疫缺陷病人如艾滋病患者患淋巴瘤風險增高。第三,少部分淋巴瘤具有遺傳傾向,可見家族聚集性,如兄弟姐妹可先后或同時患惡性淋巴瘤。第四,淋巴瘤的發病率與輻射暴露相關,大劑量輻射會增加淋巴瘤致病風險。
淋巴瘤目前有哪些新的治療方式?
俞文娟介紹,在傳統化療和造血干細胞移植的基礎上,免疫治療是淋巴瘤治療方面里程碑式的進展,包括了CAR-T、PD-1單抗、CD20單抗、雙抗類及ADC藥物等等,臨床醫生會根據患者的不同年齡,不同的分子表達情況、基因突變情況,為患者制定個體化的綜合治療方案。
劉薇補充道,上述新的藥物要用于臨床,都經過了臨床研究的驗證,其能給患者帶來更好的獲益。讓患者獲得越來越好的治療藥物或者組合治療方案,是臨床醫生及相關專業人士開展臨床研究的初衷。以目前比較受關注的CAR-T細胞治療為例,劉薇醫生所在團隊的研究即證實了對于復發難治的大B細胞淋巴瘤,與單獨CAR-T治療相比,自體移植聯合CAR-T治療可以明顯提升患者的治愈率,延長生存期。
淋巴瘤患者的飲食有哪些要求?
俞文娟建議,淋巴瘤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少食多餐,以保證自身活動所需的能量,以高熱量、高蛋白、富含豐富維生素類的食物為主,如谷類、豆類、蔬菜水果等。日常生活中可適量多飲水,以溫熱白開水為宜,有利于促進體內代謝廢物的排出。注意飲食衛生,飯前洗手、飯后漱口,可使用柔軟牙刷來做好口腔衛生清潔。出現腹瀉癥狀時飲食應改為低渣無刺激飲食,并遵醫囑進行治療。患者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限制進食燒烤、油炸、辛辣、生冷類食物,避免攝入濃茶、咖啡、酒精等。
治療后要恢復身心健康,淋巴瘤患者應該怎么做?
劉薇介紹,相對于其他惡性腫瘤,在當前的醫療水平下,淋巴瘤的治療效果較好。一般來說,患者經治療后,都可以回歸到正常的生活與工作中。這也是對于淋巴瘤治療,醫患及家屬共同努力的目標。因此,無論是在治療過程中,還是治療結束后,患者生活狀態的調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過度擔心自己是否會復發,限制自己正常的活動不可取。對此,劉薇建議,治療結束后,在自己體能狀態允許的情況下,鼓勵患者適當參與一些戶外活動、體力活動,這對患者整體狀態的調整非常有幫助。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