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警惕食管癌早期信號 重視早篩早診早治

        光明網 2023-06-16 11:35:53


        【資料圖】

        食管癌是常見的消化道腫瘤,被歸為世界上最常見的八大惡性腫瘤之一。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放療科主任醫師余榮,上海市胸科醫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郭旭峰做客“人民好醫生”客戶端節目時表示,不良的生活習慣和環境因素是食管癌發生的重要誘因,要注重早篩早診早治,樹立健康生活觀念。

        不良習慣誘發食管癌 警惕“三感一痛”

        “食管癌在我國有明顯的地理聚集現象和家族聚集傾向,這與環境和遺傳因素影響相關。”余榮介紹,應注意吸煙、飲酒,進食過燙的食物以及腌制食物等不良的飲食習慣,同時要及時補充微量元素、維生素等,避免營養元素缺乏。

        對于高發地區的人群,如果年紀大于45歲,且直系親屬有食管癌或消化道腫瘤病史,或者自己有食管憩室、慢性炎癥,都屬于食管癌的高危人群,應當定期進行食管癌篩查,警惕食管癌的發生。

        郭旭峰表示,食管癌早期的癥狀可總結為“三感一痛”,包括喉部的瘙癢感,吃飯的異物感,胸骨后的不適感,以及進食時胸骨后隱隱約約的疼痛。這些不適感雖不是食管癌的特有癥狀,但可作為疾病信號給患者一些提示,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

        重視個體化分級診療 早篩早診有益治療

        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食管癌的診療手段和理念也在發生著變化。首先是食管癌的個體化分級診療理念,郭旭峰表示,食管癌的治療需要基于準確的診斷,在詳細了解患者情況后制定出一個合理的治療方案,手術或者外科切除食管,僅僅是治療方法中的一種。食管癌個體化的分級診療理念是根據患者食管癌所包含的多樣特征,綜合臨床腫瘤信息、心肺功能以及整體的身體狀況,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通過多學科綜合評估的診療方案,能夠幫助患者得到一個更為科學合理的治療過程,幫助患者實現長期生存。其次是診療手段創新,特別是近年來免疫治療的出現為食管癌患者帶來了療效上的突破,“談到免疫治療,我還是比較激動的,它為食管癌的綜合治療注入了一劑強心劑”,郭旭峰表示。在現有治療的基礎上,臨床醫生還基于免疫治療及傳統治療手段開展了多項的科研工作,旨在讓食管癌患者的治療再上新臺階,獲得更長的生存,目前成果顯著。

        “對于食管癌的病人來說,生存其實跟分期的關系是最直接的。”余榮表示,準確的分期可以幫助醫生了解患者大概的生存時間范圍,并以此為基準來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如果患者已經出現癥狀,很可能已經處于食管癌的中后期。及時進行治療,對于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質量都有很好的影響。但仍然提倡早期篩查早期診斷,特別是對高危人群:①來自食管癌高發地區;②年齡>45歲,具有食管癌或消化道腫瘤家族病史;③具有食管癌高危因素(吸煙、飲酒、喜食腌制/燙食等);④有食管癌前病變(食管憩室或慢性炎癥)。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