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初婚越來越遲,黑龍江平均超31歲,河南超29歲 速看料

        第一財經 2023-06-18 09:45:28

        民政部最新發布的統計季報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結婚人數為683.3萬對。第一財經記者梳理數據發現,這一數據創下1986年(民政部網站公布的數據為1986年以來的數據)來的新低。


        (資料圖)

        結婚人數創新低的背后,是婚育年齡推遲、適婚人數減少、思想觀念變化、疫情影響等多個因素。其中,結婚年齡尤其是初婚年齡大幅推遲是一大關鍵因素。根據《中國人口普查年鑒-2020》,2020年我國的平均初婚年齡28.67歲,比2010年的平均初婚年齡(24.89歲)增加了3.78歲。

        黑龍江平均初婚年齡超31歲

        第一財經記者根據去年以來各省份陸續發布的人口普查年鑒(2020年)以及部分省份民政部門發布的數據,梳理了其中17個省份的平均初婚年齡數據。數據顯示,統計的17省份平均初婚年齡均已超27歲,其中有8個省份平均初婚年齡已經超過29歲,黑龍江平均初婚年齡超過31歲。

        需要說明的是,在17個省份中,有16個省份數據來自各省的人口普查年鑒(2020)里的數據,為2020年的數據。此外,江蘇的數據為江蘇省民政廳今年2月發布的2022年全省婚姻登記大數據。

        在17個省份中,東北的黑龍江和遼寧位居前兩位,其中黑龍江平均初婚年齡達到31.48歲,遼寧的平均初婚年齡達到29.79歲,也接近30歲。其中,遼寧的男性平均初婚年齡已經達到30.43歲。

        為何東北的初婚更晚?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教授衣保中對第一財經分析,東北初婚年齡晚主要與城鎮化比較早、程度比較高有關。城鎮化后會帶來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變化。而且以前計劃生育時期鼓勵晚婚晚育,雖然晚婚晚育只是倡導性的,不是強制性的,但是體制內會貫徹的比較好。由于東北很多就業人員在國企、行政事業單位,體制內的人員占比較大,過去東北的計劃生育執行較好,這樣也容易形成晚婚晚育的觀念。

        另一方面,東北地區本身就是個移民區域,沒有什么宗族觀念,傳統的生育觀念影響也比較小。

        黑龍江和遼寧之后,湖南和北京的平均初婚年齡超過29.5歲,接近30歲。其中,2020年湖南和北京的男性平均初婚年齡均超過30歲。

        天津、廣西、內蒙古和河南的平均初婚年齡也都超過29歲。其中,2020年廣西男性平均初婚年齡達到30.36歲,天津、內蒙古的男性平均初婚年齡也接近30歲。

        河北、安徽、江蘇、貴州的平均初婚年齡介于27歲和28歲之間。其中,2020年貴州的平均初婚年齡為27.26歲,比全國平均初婚年齡小1.41歲。整體來看,由于貴州的城鎮化和工業化化進程較晚,因此平均初婚年齡也會較低一些。

        平均初婚年齡為何大幅推遲

        2010年來平均初婚年齡變化態勢十分值得關注。

        第一財經記者根據《中國人口普查年鑒-2020》梳理發現,從1980年一直到2010年,我國的平均初婚年齡變化相對緩慢。1980平均初婚年齡為23.59歲,2010年平均初婚年齡為24.89歲。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平均初婚年齡呈現迅速抬升的態勢。2020年我國的平均初婚年齡28.67歲,比2010年的平均初婚年齡24.89歲猛增3.78歲!

        從各地情況看,2010年以后平均初婚年齡均出現較快增加的態勢。以人口大省河南為例,1980年河南的平均出乎年齡為23.53歲,2010年的平均初婚年齡為23.61歲,30年變化幅度很小。但從2010年到2020年,平均初婚年齡增加了5.41歲。

        復旦大學人口研究所任遠教授對第一財經分析,初婚年齡是由多種因素影響的。除了受到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人們就業和生活方式變化的影響,相對比較重要的因素是人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80后”、“90后”受教育年限更長,很大程度上帶來他們結婚年齡也隨之推遲。

        值得注意的是,從我國城鎮化率變化來看,2010年前后是一個重要的分界點。2010年底,我國城鎮化率已經非常接近50%。到2011年,我國城鎮化率達到51.83%。

        華東師范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丁金宏教授對第一財經分析,我國婚姻與家庭形態變化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是2010年前后。城鎮化率占比過半,意味著在城市生活的人超過了農村,這個過程中,城市里新型的家庭婚姻理念就開始逐漸占主導地位,所以2010年到2020年的變化就非常快。再加上隨著高校的擴招,青年整體受教育年限的延長,因此婚姻年齡也不斷推遲。丁金宏預計,未來我國晚婚的趨勢仍會繼續。

        2022年1月2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長楊金瑞在回答記者提問時稱,“90后”“00后”作為新的婚育主體,絕大部分成長和工作在城鎮,受教育年限更長,面臨的就業競爭壓力更大,婚育推遲現象十分突出。

        比如,很多人碩士畢業一般都25、26歲了,工作幾年就接近30歲了,因此結婚的時間也會比較晚。

        西安交通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姜全保對第一財經分析,現在年輕人的就業壓力大,同時,現在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包括房價、婚育成本比較高,年輕人面臨的經濟壓力比較大,因此整體結婚年齡在推遲。此外,思想觀念的變化影響也很大,晚婚或者不婚的觀念,也是結婚年齡推遲的重要原因。

        丁金宏分析,現在進入結婚適婚年齡的主要是“90后”,上世紀90年代出生人口持續多年呈下降趨勢,加上結婚年齡推遲,未來5到10年內,結婚人數雖然可能會有所波動,但總體仍會呈現下行的態勢。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