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曝光還是侵權?關于肖像權的問題要明白 世界視點

        法治日報 2023-06-18 09:51:51

        近日,廣州地鐵“大叔被疑偷拍,自證清白后仍被曝光”事件引發關注,除了對該女子是否過度維權的質疑之外,也有不少網友認為其行為涉嫌侵犯大叔的肖像權。同時,數日前在引發熱議的“成都太古里街拍曝光國企領導”的事件同樣引發了網友關于街拍是否侵犯肖像權的討論。

        “肖像權”一詞并不陌生,但與其相關的法律法規大多數人并不熟悉。我國法律對肖像權是如何規定的?拍照時路人入鏡了,算不算侵權?街拍是否違法?不以營利為目的,是否就不構成侵權?本期【你問我答】,我們對涉及肖像權的相關法律知識進行了梳理。

        問:什么是肖像權?


        (相關資料圖)

        答:民法典規定,肖像是通過影像、雕塑、繪畫等方式在一定載體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識別的外部形象。自然人享有肖像權,有權依法制作、使用、公開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也就是說,含有當事人的面部特征、體貌狀態等外部身體形象的圖片、視頻甚至是以當事人為原型的雕像、手辦,都算是當事人的肖像。

        肖像權不僅局限于面部特征,包括局部特寫、體貌、背影,只要能和特定的人產生對應關系,具有“可識別性”,就可以被認定為肖像。例如,照片上只露出半張臉、一個側影或是一顆痣,只要能通過這些外部特征認出當事人的身份,那么就屬于當事人的肖像。

        問:拍照時路人入鏡,拍攝者算不算侵權?

        答:民法典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丑化、污損,或者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偽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未經肖像權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未經肖像權人同意,肖像作品權利人不得以發表、復制、發行、出租、展覽等方式使用或者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

        民法典同時規定,合理實施下列行為的,可以不經肖像權人同意:(一)為個人學習、藝術欣賞、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在必要范圍內使用肖像權人已經公開的肖像;(二)為實施新聞報道,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三)為依法履行職責,國家機關在必要范圍內制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四)為展示特定公共環境,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五)為維護公共利益或者肖像權人合法權益,制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的其他行為。

        也就是說,如果只是拍攝風景,而不是專門以某個特定的人作為對象,這種“偶然入鏡”不會構成侵權。

        問:街拍行為是否構成侵權?

        答:構成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通常應具備兩個要件:一是使用肖像的;二是未經肖像權人同意使用的。也就是說,如果攝影師未經肖像權人的同意,將照片或者視頻刊登在社交媒體上,將涉嫌侵犯肖像權。即使攝影師在準備拍攝時被拍攝人未拒絕,但后來未經被拍攝人的同意,攝影師便私自將照片或視頻發布至網絡,該行為則涉嫌侵犯他人的肖像權。

        無論是攝影師,還是短視頻平臺,在未經得他人許可的前提下,將照片或視頻在網絡上進行公開,對街拍內容主動進行傳播,這種私自將作品用于商業用途吸引大量粉絲和流量的行為,可以說是典型的侵犯肖像權的行為。同時,因為該行為可能導致被拍攝者的個人信息泄露,因此,街拍攝影師也涉嫌侵犯他人的隱私權。被拍攝者有權要求拍攝者和平臺刪除視頻,若拍攝者和平臺拒絕刪除,則構成侵權。

        此外,街拍行為還可能侵犯被拍攝者的隱私權。民法典規定,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拍攝、窺視、竊聽、公開他人的私密活動。未經被拍攝者同意的拍攝行為,涉嫌侵犯被拍攝者的肖像權和隱私權,街拍圖片、短視頻往往會借助網絡平臺在短時間內迅速傳播,還有可能導致被拍攝者名譽權受損,增加對被拍者的侵害程度,影響被拍者的正常生活。

        問:拍攝者不以營利為目的,是否就不會侵犯肖像權?

        答:民法典中,對于侵犯肖像權的規定,不包括“以營利為目的”這一構成要件。因此,廣州地鐵女子拍攝大叔的行為,即使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其具有營利目的,但其拍攝并在未經當事人同意的情況下在網上發布的行為,已經涉嫌侵犯大叔的肖像權。

        就街拍行為而言,不管是街拍對象是自然景象或建筑物還是人物,不進行商用不構成侵權,如果進行商用則構成侵權。在未經被拍攝者許可的情況下,拍攝的視頻或照片僅可以將其用于個人欣賞、課堂教學、科學研究、新聞報道等場景。如果用作其他目的的用途,需要經過肖像權人的許可。

        因此,攝影愛好者們在日常拍攝時,倘若當事人不同意,應立即停止拍攝行為。而經過被拍攝者同意的視頻或照片完成拍攝后,也應當考慮到在網絡上發布,是否可能會侵犯到被拍攝者的人格權等問題,必要時還可以咨詢專業律師以評估其中風險。

        梁成棟綜合整理

        (法治日報)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