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6月21日下午,海淀區第四屆校園中醫藥文化節在中國人民大學附屬小學舉辦。該活動由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政府主辦,北京市海淀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北京市海淀區教育委員會、北京民族醫藥文化研究促進會承辦,北京市海淀區教育科學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附屬小學協辦。
海淀區第四屆校園中醫藥文化節與會領導嘉賓和師生合影
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局長屠志濤、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二級巡視員王東江、海淀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林航、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葉康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師資格認證中心主任金阿寧、副主任劉春香、海淀區委衛生健康工委書記、衛生健康委主任李勁濤、副主任鄭洋、海淀區委教育工委書記王方、區教科院院長吳穎惠、北京民族醫藥文化研究促進會副會長龐宗然、副會長兼秘書長唐勤以及海淀區各中小學校領導出席會議。人大附小師生代表、河北省安國市代表團等多個機構參加活動。
【資料圖】
會上,海淀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林航、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局長屠志濤分別為活動致辭。
海淀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林航
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局長屠志濤
此外,海淀區衛生健康委中醫藥管理辦公室主任袁學勤作工作匯報,介紹了海淀區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有關情況,并發布“海淀區中醫藥文化進校園12講”課程。這是海淀區推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工作長期穩定發展的重要舉措。這套課程的主講人包括中國工程院王琦院士團隊、國醫大師金世元團隊等一批知名專家和學者。專家們于細微處入手,=與青少年成長階段相結合,讓中醫藥理論變得淺顯易懂、簡單有趣。
海淀區衛生健康委中醫藥管理辦公室主任袁學勤發布《中醫藥健康文化進校園十二講》視頻課程
厚植傳統文化,本草飄香潤童心
據悉,海淀區衛生健康委自2017年開始牽頭系統開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2021年,海淀區衛生健康委與區教委聯合印發了《海淀區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工作實施方案》。海淀區力求在校園中醫藥文化傳播過程中,將中華傳統文化的民族文化之美、中醫藥科學之美融入“五育并舉”中,多層面提升青少年中醫藥文化素養水平,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增強民族文化自信。
海淀區委衛生健康工委書記、衛生健康委主任李勁濤接受采訪
發揮自身優勢,橘井之約傳智慧
本屆文化節的顯著特色,是各學校充分利用自身資源,結合中醫藥文化優勢,探索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工作模式、路徑。
京津冀協同攜手、資源共建共享,以多種方式豐富中醫藥文化教育和傳播,讓學生們多視角認識了解中醫藥文化。國家藥用植物園華北園、海淀區中醫醫院、國藥種業有限公司等10家單位成為新一批“北京市海淀區中醫藥文化科普基地”。
中醫藥文化科普基地授牌儀式
本屆文化節還特邀中國京劇院著名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宋小川先生擔任宣傳大使,為海淀區中醫藥文化校園教育和傳播發聲助力。
中國京劇院著名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宋小川(右)
暢享杏林樂趣,岐黃薪火育英才
本屆校園中醫藥文化節為學生們創造了一個深度體驗中醫藥文化豐厚底蘊,感受中醫藥文化迷人魅力的大型主題“樂園”,五大互動體驗專區“健康義診區”“數智探秘區”“本草益智區”“歡樂杏林區”“武林會友區”。通過感、觀、做、思、練等多元方式快樂體驗中醫藥文化,學生對中醫認識的廣度和深度得到拓展,“知中醫、信中醫、愛中醫、用中醫”浸潤身心。
學生們在“本草益智區”快樂體驗中醫藥文化
文化節當天,“中醫藥文化區級群體課題”論壇同時舉辦。圍繞“‘百草園’的課程思路與實施建設”主題,小學組、中學組、學區組教師代表和與會專家展開了交流討論。
文化節上還舉辦了海淀區校園中醫藥文化節旗幟交接儀式,北京語言大學正式成為海淀區第五屆校園中醫藥文化節的主會場學校。
海淀區校園中醫藥文化節節旗交接儀式
據悉,本屆文化節共有來自海淀區30所學校一千余名師生參加。人大附小還通過視頻直播在校內組織觀看,共計約一千名學生參加線下體驗活動,萬余名學生觀看了直播。(林佳欣)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