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一線調研·科技小院】蜜柚“減肥”,柚農增收!

        光明網 2023-07-03 13:50:10

        【一線調研·科技小院】

        “讓我從16斤肥料減到用8斤,我嚇了一跳!柚子哪能吃得飽?我不放心!”得知科技小院推廣的“減肥”方式,柚農林新民的第一反應就是質疑。

        “我種了一輩子蜜柚了!”“你懂什么叫種蜜柚嗎?”……這些質疑的聲音,是平和蜜柚科技小院師生們已經近乎耳熟的內容。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是琯溪蜜柚的原產地,是我國最大的柚類生產基地。柚子產業已經成為當地支柱產業,也是農民的重要收入來源。

        平和縣柚農普遍認為,施肥越多產量越高,然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

        2019年6月,中國農技協福建省科協平和蜜柚科技小院成立,是中國農技協審批的福建省第一批、漳州市第一家科技小院。經過科技小院調查研究發現,平和縣與國際柑橘產區的產量相當,但施肥量是國際的6倍,說明肥料利用效率非常低,這也造成全縣土壤出現酸化等問題。

        平和蜜柚科技小院蜜柚基地

        吳良泉回憶,2016年,“游擊隊式”的科研團隊在五星村陸續開展了蜜柚調查和實驗示范。2019年6月,平和蜜柚科技小院成立,從此蜜柚研究有了根據地。“小院駐扎下來之后,我們開始有組織的工作,得到各級部門的支持,同時村里的老百姓也能夠直接地找到我們,蜜柚產業從1.0版本升級到2.0版本?!?/p>

        談及“科技小院2.0版本”,中國農技協理事長、中國農業大學原校長柯炳生指出,取得助農實效是中國農技協科技小院的發展方向,“通過科學技術幫助農民提高單產、提升質量、降低成本,助力建設農業強國?!?/p>

        中國農技協理事長、中國農業大學原校長柯炳生參觀平和蜜柚科技小院

        在降低成本這條路徑上,科技小院通過給蜜柚“減肥”,打出了一張助農實效“金招牌”。

        面對蜜柚肥料利用效率低的問題,小院師生變身“植物營養師”,發現平和縣蜜柚施肥過程中氮、磷、鉀肥過量,而鈣、鎂等中微量元素缺失。

        “不僅如此,柚農施肥的位置也搞錯了!”平和蜜柚科技小院的首席專家吳良泉說。小院師生“深挖”研究,通過查看柚樹的根系分布發現,用于吸收養分的須根主要分布在距離柚樹主干20至80厘米處,而當地柚農慣性施在兩樹中間或樹冠之外的地方。

        蜜柚“減肥”計劃,成為小院推廣的首要任務。

        “減肥造成蜜柚減產損失的,算我的!”吳良泉向柚農承諾??丛诳萍夹≡簬熒岸档住钡摹懊孀印鄙?,半信半疑的柚農林新民決定用一小塊地試試。

        成熟時柚子的品質口感令林新民大吃一驚,“收購商一直夸柚子的品質好。那一年,我的柚子比周邊農戶的價格每斤高一兩毛!”

        柚農林新民

        通過調整肥料施用量、精準定位施肥位置等方式,真正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萍夹≡簽槊坭侄ㄖ屏艘惶住皽p肥增效法”。

        自此,林新民跟著科技小院,將施肥量從每株柚樹16斤化肥用量逐步減到8斤、4斤、2斤?!耙郧坝?6斤肥料,一年要花費45000多塊,現在每年可以省下29000塊?,F在我們用有機肥代替化肥,基地的柚子葉長得又綠又大?!彼_心地說。

        “科技小院,每年都給我們‘送一大筆錢’,科技小院,你們早該來了!”慢慢地,林新民成為小院的“代言人”,他跟隨科技小院師生前往各個鄉鎮舉行科普活動,擔心年紀大的農戶聽不懂,主動用閩南語“現身說法”。

        五星村柚農賴國永也是小院技術的受益農戶之一,他主動協助小院學生進行農事操作、采樣工作?!拔医洺?淇萍夹≡旱膶W生,他們為我們送來了科研成果,他們太辛苦了!”

        柚農賴國永

        小院學生親切地稱賴國永為賴叔叔,遇到駐院期間解決不了的問題,第一個找賴叔叔。同樣,賴國永也將小院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斑@個技術要繼續探索下去,我們要把這個技術傳給下一代!”賴國永說。

        平和蜜柚科技小院成立至今已經培養了碩、博研究生45名,在小院的常駐指導專家楊文浩看來,小院學生從初到的青澀、靦腆,到如今可以獨當一面、處理復雜問題。

        “對小院學生的鍛煉,不單單是知識技能或某個單一方面,而是從多方面發現并解決生產中的問題,他們可以成長得更快。改變最大的是精神面貌,村民們都夸贊學生們,‘不一樣’了!”楊文浩說。

        談及和平蜜柚小院的“小目標”,楊文浩說,科技小院作為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的綜合體,既要培養具有知農愛農情懷和強農興農本領的學生,還要繼續用科技解決平和蜜柚產業問題,帶動東南地區農業的綠色發展。

        平和蜜柚科技小院一景

        據了解,“科技小院”模式由農業農村部、教育部、中國科協三部門聯合推廣,把新技術、新成果推廣到田間一線、惠及廣大農民,也讓小院的師生們,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寫在農民中。

        中國科協農技中心副主任、中國農技協秘書長王誠認為,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平和蜜柚科技小院真正在鄉村人才培養方面見到了實效。

        “論文”這一概念,在中國農技協研究員劉雅丹看來,有兩層含義。第一篇論文是交給學校的畢業論文,第二篇論文是交給產業的“畢業論文”,寫好這篇為“三農”所急需的特色論文尤為不易。

        中國農技協副理事長、中國農技協科技小院聯盟理事長張建華表示,下一步,除了持續擴大科技小院的數量以外,更重要的是助力小院的高質量發展,以產業為主要抓手,真正讓科技小院在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中發揮作用并做出實效。(光明網記者 武玥彤)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